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宜州合寨村的致富大道


11月的宜州天高云清,屏南乡合寨村已经迎来丰收季节。田野里尽是金黄的稻谷、粗壮的甘蔗和一个个庞大的食用菌棚。在金黄稻田的衬托下,白墙灰瓦装饰的壮族民居格外抢眼,楼房里庭院经济风生水起。合寨村民走上了一条发展产业经济以致富的大道。

一大清早,村民覃常贵就来到他的菌棚开始一天的活路。他要做的是指挥工人采摘食用菌,以及联系收购公司的拉菌车皮。

合寨村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8分地。覃常贵和妻子放弃种那1亩多旱地,改培育食用菌。“搭菌棚、买设备、进菌棒花了30万元。”这几乎是覃常贵所有积蓄:“但我认为值得一搏!”

让覃常贵更下定决心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算了笔账,“搭两个菌棚,买10万棒菌种,到丰产期每天至少能采300多公斤食用菌。收购价至少8元一公斤!”覃常贵对这营生充满了希望。

离覃常贵菌棚不远处是韦炳义的3层小楼。在外面看没什么特别,走进屋里却发现与众不同。2、3层住人,第1层搭有一个巨大的鸽舍,韦炳义搞起了特种养殖。“现在的烧烤店、粥店非常多,其中肉鸽的需求量很大,市场供不应求。”韦炳义说,“一只鸽子平均成本也就4至5元,一只肉鸽可赚 10多元,利润相当高。”他瞄准了商机。

养鸽需要场地,韦炳义就利用空着的楼层;养鸽需要有技术,村里为扶持产业发展,专门从农科所请来技术员作指导。条件成熟了,韦炳义搭好鸽笼,贷款买回1000对小鸽。现在鸽子要出笼了,韦炳义喜上眉梢。

与宜州其他地方一样,合寨村以桑蚕和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过去桑秆蔗叶只能当柴火,蚕沙到处乱堆。大家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村规民约》里不是说要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吗,如何处理这些废物?”

“变废为宝!”村委会主任韦向生对大家说。于是村委会组织联系厂家前来收购桑秆和蚕沙。

经过加工,桑秆变成了菌棒,蚕沙变成了珍贵的药材,村里又多了一条致富门路。

村里像覃常贵和韦炳义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比比皆是,村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致富潮。目前,全村桑园和甘蔗种植面积都超过1300亩;新建了3个食用菌示范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336万元;新建了一个立体循环养殖示范园,开展庭院经济养殖的示范户达20多户。规模种养使合寨村的经济成产业化发展。接下来,村里还打算引进蚂蚱养殖、竹鼠养殖……

合寨村在“村民自治”方面“敢为天下先”,利用民主管理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现在,要通过发展产业经济让大家一起富起来。据统计,现在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从30年前的57.83元增加到4000多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甘蔗 肉鸽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