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5岁的刘顺从海伦市海兴粮库下岗了。他先后打过工,种过菜,贩运过水果,折腾了近一年时间,汗没少流,累没少挨,可钱没剩几个。
2003年6月的一天,黑龙江电视台“黑土地”节目播放了勃利县郑宝喜老夫妻养鹅致富的报道。刘顺看后顿觉眼前一亮,前往勃利“取经”。临走时,刘顺以每只30元的高价从郑宝喜老夫妻那里买了60只杂交鹅雏。
到家后,刘顺又去市场买了60只本地鹅雏。他将勃利买的鹅雏与本地买的鹅雏分别作上不同记号同栏喂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几天后,从市场上买回的60只鹅雏大部分都死了。看到从勃利买回的鹅雏个个欢实,心有不甘的刘顺又到市场买回60只鹅雏。由于连续阴雨,这60只鹅雏又死了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精心饲养,从本地市场买回的鹅雏剩下了40只,可从勃利买回的鹅还是60只。为了探究原因,刘顺买回了养鹅方面的书籍,并向勃利郑宝喜老夫妻请教,刘顺明白了,从市场上买回的鹅雏之所以成活率低,原因在于没有注射疫苗防疫。
在后来的饲养过程中,刘顺对这100只鹅精心管理,鹅长得很快,望着白白的鹅群,刘顺看到了希望。
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和管理,2004年春,100只大鹅产蛋了,为扩大养殖规模,决定将鹅蛋全部孵化成鹅雏。妻子毕秀丽看丈夫一个人忙不过来,向所在的海兴药店申请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与刘顺一起开始孵化鹅雏。鹅雏多了,需要放牧的地方,刘顺把在海兴镇住的一处砖房卖了,到距海兴镇2公里的忠信村,把一处适于养鹅的大水坑和附近一处较大的房舍租了下来。
这一年,出卖鹅雏剩了点钱。可是到秋商品鹅的价格太低,一年下来竟赔了近1万元。2005年,刘顺夫妻在留下500只大鹅的基础上,孵化了近2万只鹅雏。为了解决鹅饲料,刘顺种了15亩地的稗草和玉米。当年,鹅雏和商品鹅的价格都大大高于2004年,出卖鹅雏和商品鹅,扣除成本净赚了4万多元。夫妻俩决定再扩大养鹅规模,2006年留了700只种鹅。2007年发展到800只,效益一年比一年好。2008年种鹅数量一下子扩大到1000只。养鹅的房舍不够用了,正好附近的忠信村小学因全镇集中办学而闲置下来,经与镇、村协商,刘顺投资34万元买下了这所占地1万多平方米闲置小学的21间教室。种鹅数量的增多,养鹅效益翻倍增长,2008年净赚近10万元。为了粉碎饲料和外出办事方便,2009年,刘顺又买了一台粉碎机和一辆客货小汽车。
这两年,鹅雏和商品鹅的价格一路走高,刘顺养鹅年纯收入连续两年超过了15万元。刘顺养鹅致富了,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现在,跃跃欲试想养鹅的人多了,前来向刘顺请教养鹅经验的人也多了。刘顺和妻子都能耐心地传授养鹅经验,他们想带领更多的乡亲走养鹅致富的道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11-24/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