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石屏县林权制度改革纪事:耕山耙岭 种树致富


 

石屏核桃产业结硕果

林改如一阵春风,吹绿了石屏大地,改善了石屏的生态,富了石屏的百姓。在这个山区面积达94.6%的农业县,出现了全民植树种果抓经济,造林绿化抓生态的喜人局面。

“我家4口人,年人均收入达12.5万元,这样的好事过去哪敢想,全是党的政策好。”石屏县宝秀镇吴营村委会吴营村民小组徐彬感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林改前,徐彬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收入靠做小本生意、打工、种烤烟,全家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林改后,徐彬承包了200亩荒山,种植了杨梅,并套种了近1000棵核桃,目前已挂果的杨梅达150亩左右,核桃已全部挂果,年收入达50多万元,每年付给农户打工的钱就达10多万元。许多村民通过基地打工后,掌握了林果种植技术,自己小规模种植后也产生了效益。

这样的事例,在石屏不胜枚举。

面对成绩,石屏县委书记李建阳深有感触地说:“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既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又有利于促进林农增收,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举多得,深得民心的大事。因此,县委、县政府下气力抓好植树造林,让荒山变成青山,低效林变成丰产林。”

石屏县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30多万人拥有林地面积350万亩,人均达10多亩。长期以来,由于林地产权不清,种林积极性不高,林业发展滞后,荒山几十年变化不大,山区群众一直处于“守着金山吃救济、宁栽包谷不栽树”的境地。

石屏县委、县政府认为,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林农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在“山定权”方面,石屏县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确保林改工作不走样,不走过场,不拖时间。

通过3年的努力,石屏县已经确权的集体林地面积达245万余亩,确权率达99.99%;集体林均山到户率达97.4%;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率达97.3%。林改以来,石屏县造林面积快速增长,由过去的每年3万亩,提高到现在的每年15万亩,发展态势十分喜人。林改短短3年间,石屏县新增造林面积45万亩。

为了“树定根”,让荒山变成绿地,让低效林变成丰产林,石屏县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先期启动中低产林改造,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县里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完成中低产林改造 15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7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林农从林产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目标。

“政府引导、林农投入、部门支持、社会参与”,这是石屏县在中低产林改造中的有力措施。在资金扶持方面,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等方式,加大对林业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林改 3年来,县财政划拨专项投入到林业发展的资金达6000多万元。去年,全县投入到林业发展的各类资金高达1亿多元,新增造林面积达17万余亩。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广大林农实施了规范化、产业化种植,速生林、核桃、杨梅、竹子、枇杷等特色林果已初见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成万亩连片特色经济林果5片、千亩连片的有21片。县采伐林场在王家山林区成功种植速生林达37000亩,同时在不同海拔地区试验性种植10余个树种500余亩,带动了200多户种植大户改造中低产林10万余亩,全县有1万多户农户自发加入到中低产林改造的行列。

“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通过权责利结合实现了“人定心”。

异龙镇银柱塘村委会土租村林农张继有、张继生兄弟俩是土租村最早试种核桃的带头人,林改后不断扩大了核桃种植面积,目前已经挂果的核桃各有200多棵,每家一年收得的核桃干果达700千克,商贩以 32元1千克的价格,直接来到村里收购,兄弟俩每家仅核桃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加上每家套种在核桃林下的烟草收入可达3万元,一年下来,每家的经济收入已不低于5万元。

“现在,我们有山、有树、有钱,日子过得舒心踏实,还想再多种点核桃树。”56岁的张继有把记者带到果实累累的核桃树下,兴高采烈地说,“种核桃,养核桃,年年都有养老钱,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桃 低产林 林业 林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