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农业合作社,撑起增收一片天


  “我没加入大棚蔬菜合作社前,一年下来最多能挣两三万元,如今加入合作社后,一栋大棚挣个3万元不成问题,我一共有两栋大棚,那就是6万多元的收入啊!还有20多天,大棚里的柿子和茄子就要上市了,上市期长达8个月呢!”王金峰指着自己种植的西红柿乐得合不拢嘴。

  王金峰是北林区永安满族镇永安村大成福大棚蔬菜合作社的社员。这个合作社预计投入近千万元建成70栋日光温室大棚,现已建成18栋。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的原则,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永安村的大成福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有农机、烤烟、水稻、大棚蔬菜4个合作社,厢黄三村的瓜菜销售合作社,在这个镇也很有名气。

  这个镇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为规模化经营、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又加速了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专业合作社能把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有效整合,取得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同时还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土地收入没减少,劳动力置换出来,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又能增加收入。因此,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这个镇农业生产的“集团军”和“主力军”。2008年,大成福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如今,有688户农户入社,水田经营面积达 5000亩。合作社的成立推进了水田区域化、标准化、机械化、市场化进程。合作社还对入社农户在经营上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供水、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指导和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

  为了实现统一育苗、统一管理,合作社统一建设了标准化育苗大棚区,今年,117栋育苗大棚都已投入使用。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入社农户每垧地大大降低了成本。秋收时,每公斤水稻比其他农户多收入0.22元,一垧地到秋可纯增效益4128元。

  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能实现规模效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而且还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以前,大多是一家一户或单机开展农机作业,农业信息不畅通,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统一管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造成农机户作业不少,收入却不高等问题。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大成福农机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投入100多万元购进大型农机具。今年,合作社又投入1000多万元购进35台(套)农机具。农机合作社按照农民自愿入股,所获利润按股分红的经营原则,采取统一存放机具和维修保养、统一管理使用、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结算、统一组织跨区作业,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入社农户与非入社农户相比收入提高25%。在服务过程中,合作社充分发挥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积极推进耕、种、收、运、管农机“一条龙”作业服务,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

  走在通村公路上,一排排标准化、现代化的烤烟房映入记者眼帘。今春,由9户烤烟种植大户组成的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50多栋烤烟房,种植面积达70多垧。实行现代化烘烤技术后,不但提高了烤烟的质量,也增加了收入。孙红生是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他共种了30多垧地烤烟,今年预计纯收入达 45万元。

  大成福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洪涛给记者描绘了一幅新的蓝图:大棚蔬菜将在全村推广,还要建一座米业加工厂,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大成福”的品牌已经注册,全国各地都将吃到“大成福”牌的蔬菜和大米。

  厢黄三村的瓜菜销售合作社和“大成福”比一点也不逊色。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由李勇、于学良、潘仁国3个瓜菜经纪人组成。他们统一收购本村的瓜菜,将外地客商引到本村,使销售畅通无阻,1公斤瓜菜比以往多挣0.5元,每天从这个村运出去的瓜菜达1800吨。同时,还能内转劳动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个村主要生产青椒、茄子、西瓜和甜瓜等经济作物,远销到长春、沈阳、大连、威海、上海、南京等城市。

  合作社还为成员提供蔬菜种植、农产品销售、运输、贮藏以及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了和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

  记者采访时遇到长春客商吴何喜在此收青椒,他在这个村收青椒已有3年的时间,平均每年都有近百车的青椒运往长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 青椒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