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从高产到高效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产村,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前的“大帮哄”年代,粮食产量就成为全县农业生产典型,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粮王”的村民王文库,采用“间作密植”科学种田法,使粮食亩产达到1000公斤,成为当时全县粮食产量最高的纪录。

这个小村就是双辽市王奔镇高产村,全村550户,600公顷耕地。为了实现增产,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产村实施“旱改水”措施,把多年种植“铁杆庄稼”的玉米地,改成了水田。自此,高产村600公顷耕地面积,其中有85%的耕地种上了水稻,水稻旱涝保收,高产村也因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稻高产村。

粮食的高产,没有让这个小村停止发展的脚步。从上个世纪末,村民们就开始追求从高产到高效的发展之路,而这一切,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李红印。

1979 年,高中毕业后的李红印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实现高产又增收?为了实现增收,他先后外出打过工,养车跑出租,但是收效一直不大。2003年,他利用多年积蓄,搞起了糖化饲料育肥牛,收到了转化农产品、积攒农家肥培肥地力和持续增收的“链性效果”,仅底肥投入一项,每年1公顷地就节省投入千元左右,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发展糖化饲料饲养育肥牛,使李红印成了高产村富裕户。

2007 年,李红印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他组织了14个村民联合投资,成立了“宏盛养牛专业合作社”,打破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发展养殖的局面,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集资,统一买牛,统一进料,统一防疫,集中育肥,统一销售的养殖模式,解决了“想养牛没钱,想养牛家没闲人,想养牛家没有场所,想养牛不懂技术,想养牛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

几年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发展了3个牧业小区,育肥牛达1000多头。在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李红印积极引导村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企业。目前,有2户村民办起了蛋鸡场,饲养规模分别达到6000只以上;3户村民办起了酿酒厂,为村里的育肥牛提供糖化饲料;3户村民办起了稻米加工厂,注册了商标,稻米已销往云南、天津和内蒙古等10余个城市。如今,高产村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500元,跻身全市经济强村。高产村也逐渐迈上了高效农业的发展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饲料 耕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