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致富配图)
太和区下岗职工李军,不等不靠,于1998年开始投资7万元进行养殖巴西龟试验。
最初利用自家15平方米的房子,引进龟苗7000只进行试验,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饲养,售出后一算账,去掉投资,净赚1.5万元。到 1999年1月份再一次引进龟苗7000只,经过近4个月的饲养卖出后,净赚5.5万元。半年多的时间通过两批饲养巴西龟获纯利7万元。
试验的成功激发了他大干一场的决心。1999年6月他投资20万元,在锦州第一热电厂盖北京平360平方米,同时又盖了两个小冷库,制做了400个渔缸,到2001年6月共养殖巴西龟16万只,产值近200万元。扣除全部支出,获纯利55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锦州市城市改造开始了,所建的360平方米北京平,因厂区整顿而无偿扒掉。
沉重的打击并没有把李军吓倒,一热电不行,他就到二热电发展。他承包了一块较偏僻的5亩地,投资22万元,盖起了5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房,承包期一定五年,并增添了120个鱼缸,鱼缸总数达到了520个,使生产能力达到了每批可生产20万只。但由于资金短缺,到2001年8月只投放了 8万只巴西龟。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聘请了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当顾问,加大了科技投入,更新了养殖模式,将投喂小鱼、河虾等鲜活饵料,变成自己生产的全价颗粒饵料,不但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到2001年末获产值100万元、纯利润30万元。
2002年,他又分两批养殖巴西龟14.8万只,因龟苗价格上涨和第一批苗有病给他造成了很大损失,但经过努力,产值仍可达到140万元,获纯利16万元。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他又同江西省黎川县杨建平合作办起了中华鳖苗种孵化养殖联合体,由江西提供种蛋40万只和幼鳖10万只。经过孵化和暂养,目前已出售幼鳖30万只,还存越冬鳖10万只。
在不断拓展市场的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锦州市观赏鱼基地租地12.3亩,投资60万元,又建起了两座 84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建水泥养殖池80个,每个池面积16.5平方米,可养幼鳖5000只。如果两个棚同时生产,一批可养40万只,成活率按80%计算,可产32万只、产值可达60万元、获纯利润20万元。以每年3批计算,年产值可达180—200万元。获纯利润60万元以上,一年就可收回成本。但由于资金短缺,今年只能放养10万只,现已投入生产。
回顾李军养殖巴西龟的4年,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养殖大户,走过了多少艰难曲折的道路。但他不灰心、不气馁,虚心好学,努力钻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从购买书籍、订阅杂志,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使他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4年迈出了4 大步,从居室的试验养殖到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在北京、广州分设两个销售点,最终成为了养殖巴西龟的龙头示范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8-10/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