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内蒙古河套农民种草养羊奔小康


      “家有10只羊,3年能盖砖瓦房”、“吃的吨粮田,花的牛羊钱”等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的口头语,形象地说明畜牧业在这个地区大农业中的比重日益加大,成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

  内蒙古河套地区隶属于巴彦淖尔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土地资源、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农区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几年,巴盟盟委、行署针对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确立了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战略决策,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全盟各地农区掀起了种草养畜热潮。到目前为止,全盟农区牲畜总头数达到499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万头(只)。全盟灌区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3.6万亩,比去年增加了25万亩,优质饲用玉米达81.8万亩,比去年增加了28万亩,粮、经、饲的比例由去年的55.841.13.1调整为 53.339.57.2。减粮、稳经、增草的种植趋势日趋明显。

  只种不养效益低,又种又养奔小康。巴盟五原县复兴四社的种草养羊示范户史春乐滋滋地掐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全家4口人,有40亩耕地,每年种10亩紫花苜蓿,出栏育肥羊40只,存栏母羊保持在40只,去年畜牧业纯收入达到8012元,占全家总收入的50%,人均纯收入4027元,是同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户纯收入的1.55倍。”在这些示范户的带动下,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据不完全统计,农民纯收入增加额的30%来自于养殖业。

  为确保农区畜牧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全盟各地按照“稳猪、增牛、主攻肉羊”的发展思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近两年内共引进各类种畜20余万头(只)。种畜纯繁、扩繁户逐年增多,现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盟的种畜纯繁、扩繁网络。

  围绕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这一目标,盟里积极引进“蒙牛”、“草原兴发”等龙头企业,同时加大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畜产品卖难问题,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产品 生产基地 农民增收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