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医生扔掉“铁饭碗”, 养殖珍禽真赚钱


  事业的征途总是那么坎坷,1994年的一天,工人在拌药时误将1ppm配成1%,药物浓度增加了万倍,1万余只野鸡和鹧鸪死于非命,只剩下 367只种鸡和部分鸡苗。一时间,晴朗的天空轰然倒塌,企业为此负债几十万元,员工怕拿不到工资纷纷离去,连2000元聘请的技术员也摇着头走了。

  就在公司风雨飘摇之际,蓝招衍决定辞去医生,全身投入担任公司董事长。但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当医生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不错;山珍野味市场虽然好,效益也高,但又苦又累,万一再失败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可铁了心的蓝招衍耐心做工作:“我是条铮铮汉子,岂能见难就退,尽弃前功,何况重创之下仍比当初创业时的条件要强得多。成功与否取决于养殖技术和销售,技术已掌握,而珍禽的销售价每只几十元都供不应求,这次主要是管理失误,今后只要抓好管理,企业一定能再次红火。” 当蓝招衍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家当和积蓄拿去做产品宣传和引进新品种时,面对已是背水一战的丈夫,她什么也没有说。

  初次接手工作,他首先动员弟弟招宝到福建农业大学学习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公司所有的事都扛在自己一人身上,没有了做主治医生的惬意和舒适,取而代之的是超负荷的劳动——喂饲料、联系客户、开拓业务、购材料、请工人搞基建,风里来、雨里去,每天仅有弟妹二人帮他,起早摸黑地艰难恢复生产。

  苦心人,天不负。当年年底,各种珍禽每只暴涨几十元,最高达100元,公司共销售2.5万只,收入170万元,企业终于转危为安,一片红火。

  尝到养珍禽的甜头后,他又引进了当时极走俏的黑凤鸡、绿壳蛋鸡、贵妃鸡,到95年仅这几个品种就为公司带 来100多万的收入,成为华东最大的珍禽基地。

  就在他把事业发展更大时,1996年初夏,闽西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吞噬了众多的乡村。因为山体滑坡,山下通往公司的水泥路被崩塌破坏,电线、水井和输水管以及电话线全都被凶猛的泥石流冲垮。呼啸的台风将养殖场屋顶的瓦片和梁住一股脑儿地掀翻了,成千上万只待售的山鸡和鹧鸪,以及正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黑凤鸡、绿壳蛋鸡死的死、伤的伤,不死的也远走高飞。面对一片狼藉,员工们泪流满面,蓝招衍的心中陡然涌起难言的沧桑感,是啊,企业刚摆脱困难,正是蓬勃发展之时,历经几年的心血又几乎被一场无情的台风和洪水毁于一旦。但是,这位泰山崩裂不折腰的汉子硬是挺起了脊梁,吃住在工地,带领员工们日以继夜进行灾后重建,仅3个月时间就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但他却瘦了一圈。

  成功并非偶然

  自从遭遇两次重大挫折,蓝招衍痛定思痛,决心从严治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科学管理,实施海尔的OEC管理模式,为企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管理上,他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贯穿于工作的每一环节。他请来退伍军人当教官,对公司员工进行军事训练,强化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来永定之前,对于一些新闻媒体宣传招宝公司在管理上如何如何,我以为多半是溢美之词。百闻不如一见,在他的生态农庄呆了几天,我信服了。在蓝招衍的珍禽养殖场,员工们清一色地都身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从进大门起有三道消毒区,员工只有先消了毒才能上岗。进入珍禽饲养区,只见两旁绿树环绕,地面、墙面干净整洁,无垃圾粪便,更无蜘蛛网、青苔和蚊蝇,每一座院落的棚顶爬满葡萄藤和南瓜,鸡舍运动场架着的竹竿上挂着常青的松枝,使整个养殖场四季苍翠,空气清新,闻不到一点臭味,难怪那些羽毛漂亮的孔雀、山鸡、绿壳蛋鸡、大雁等珍禽成群结队地在闲庭信步呢。

  蓝招衍对生态农庄的标准化管理之所以奏效,除制度的保证以外,还得益于他10年的行医生涯。他将医学知识融会贯通,针对动物的生理、病理特点,研制出纯中药制剂——珍禽康宝1号、2号,可防止珍禽、野猪、野兔不生病,更是杜绝了瘟疫;他用针炙在野鸡颈部扎针后,野鸡就不会成天飞来飞去,又快长。他精通珍禽养殖技术,他的珍禽孵化率和成活率均在98%以上,产蛋率也大大高于同行水准。为保证质量,公司种禽种蛋严格按农业部《种畜禽生产管理条例》来生产,环节多,成本较高。一个北京客户对比其它场后说:“你们太老实了,马虎一点就比现在要发多了”。蓝招衍说:“我出身农村,深知农民的困苦,要损害他们的利益我良心受不了,我的人生信念不允许我这样做。”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技术,也使他的公司受益良多,很多客户宁愿舍近求远,千里迢迢前来他公司购买优质产品,在13年中无一例合同纠纷,在全国同行业口碑很好。笔者在公司的客户留言中看到大量对他们的技术、服务、质量发自内心的高度评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生态农业 山鸡 母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