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里人家有奔头


 这是一片生长洋芋、苦荞、燕麦、玉米的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会泽县迤车镇石板村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石板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60米,最低海拔2267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村。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373元,人均有粮380公斤,村内没有一个卫生厕、一间卫生圈、一条水泥路。“煮饭砍柴烧,吃水扁担挑,种粮靠天赏,木杆垛成房”是石板村的真实写照。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增收产业单一,使想致富的石板群众始终找不到脱贫的门路。


  “866”工程实施后,镇党委抽调了13名工作扎实、作风过硬的干部与村“两委”班子组建成工程指挥部。他们深入村组召开党员会、群众会、户主会,让 群众在了解政策、明确建设任务的同时,树立起了依托工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工作队员们跋山涉水,深入农户家中摸底调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分类指导,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困难和问题入手,制定实施方案,千方百计整合项目资金,雷厉风行推进工程进度。


  通过多方协调,走政府扶持、单位帮扶、群众自筹的路子,石板村共整合资金715.4万元,全面完成了“866”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2009年,全村已发展养猪大户30户、牛羊养殖大户10户;新种植核桃340亩、漆树700亩、天麻100亩,实现人均有经果林2亩、经济林木11.36亩。新修村组公路8条27.5公里,硬化村内道路7225平方米,新建活动场600平方米;完成沙石路改造10.5公里;建成村级活动 室、卫生室、兽医室、阅览室等200余平方米;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100余条。


  如今的石板村,一条条宽敞的通组公路将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房屋组成的村庄串连在一起。通路前,全村只有1辆在外跑的农用车,村里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路通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全村就有了7辆农用车、2辆轿车、30余辆摩托车和近百辆马车。说起村庄的变化,村民王庆忠笑着来了一段“快板”:“‘866’工程实在好,党把大公路修到了村子口,水泥路连通了户与户;家家喝上了自来水,人人用上了放心电,户户建起了卫生厕,漫山遍野种上了‘摇钱树’;赶街不再走山路,坐着车子就去买货;种出洋芋养出头猪,人家直接来村子里收……”


  在党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帮扶下,如今,石板村群众家家户户有奔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养殖大户 苦荞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