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田野里,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在杜集区段园镇欧集村,姜淑萍在租种的大棚里忙活着。
“这是最后一茬了,市场行情还不错。”一边说着,她一边顺着架子采摘金针菇,轻轻地放进塑料包装袋里。只一会功夫,姜淑萍就装满了一塑料袋。
一旁的段园镇副镇长毛月萍:“这一袋子满了的话,大概有几十斤重呢,一袋装满了用绳子扎紧,再去装下一袋。一般情况下,一个大棚一次就能采摘1000公斤,1公斤能卖4元左右,这是最后一茬菜,可能便宜一些,那也能卖到3元1公斤。”
姜淑萍插话道:“最省心的是,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卖,由协会的人直接就上门收购,给现钱。”一抹满足的微笑挂在她的脸上。
像姜淑萍这样受益于特色农业的村民大约有近9000人,占全镇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说起特色农业,镇党书记许成如数家珍:“我们这里有葡萄、食用菌、西瓜、蔬菜、野鸡等特色农产品;为了更好地发展特色农业,镇里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镇南部以发展食用菌种植为主,中部以精品葡萄种植为主,北部以特禽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
仅以食用菌为例。欧集村是2007年开始种植食用菌的,看到这一产业的经济效益,镇、村两级积极加以引导,成立了段园镇食用菌合作社,注册了“珍乡”牌商标,目前全镇食用菌种植已经发展到200棚,面积达19.7万平方米,年产量118.2万公斤,产值达2000余万元。
在欧集村,见到了最先搞食用菌种植的欧林香。如今他担任着段园镇食用菌领导小组组长,专门从事食用菌的引进、开发、种植、仓储试验等。他笑着:“前年引进了茶树菇,在欧集村种植成功,一亩茶树菇的收益要比金针菇高出一倍,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收割时间拉长,得到菇农青睐;同时,为了做好茶树菇的储藏加工试验,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我们还专门购买了烘干机,建了冷库,这些做法都大大提高了菇农的收入。”
段园的葡萄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为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效果,自2007年开始,每年镇里都投入十多万元实施规模培训、品种改良等工作。许成介绍道:“2008年、2009年,镇里连续两年派出考察组到山东、合肥、北京等地考察葡萄产业,分别带回‘硕丰、紫地球’等30多个葡萄新品种,并辟出试验田,专人负责试验各个品种的适应性及产品特性,以便为下一步扩大规模作准备。”
“今年夏天再来的话,大家一定能吃到更香甜的葡萄……今后我们的特色农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许成自豪地笑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3-30/2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