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庞树林:种蘑菇撑开“致富伞”


庞树林正在大棚里检查蘑菇的生长情况

“打工始终不会是一辈子的事,要致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办产业。”1日,记者在城南街道洞塘居委二组采访返乡农民工庞树林时,他如是说。 2003年,高中毕业的庞树林便到海南当兵,2005年退役后,他又转身去了上海打工,3年后,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他又回到了家乡办起了自己的产业——种蘑菇。

21岁的庞树林出生在黔江区石会镇工农村,2003年,高中毕业后,他便到海南当兵。2005年,退役后,他又转身去了上海打工。可是,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最初,庞树林只能在餐馆、建筑工地上干一些苦力活儿。“打工始终不会是一辈子的事,要致富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的产业。” 庞树林说。一开始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外出打工只是他积累资金的一个过程,待有一定的本钱后,再回到家乡办产业。

2008年初,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外打工越来越难,于是,他决定回家做生意。“如果在资金上没有优势,就只能从创新的角度去考虑。当时,我发现蘑菇这项产业销量范围较广,投资较低,行情很不错。而且整个黔江区只有十几个加工厂。我的妻子华敏也曾在蘑菇厂打过工,具有一定的经验。”庞树林说,看到这些优势后,他当即决定发展蘑菇产业。

第一年挣了近5万

2008年2月,庞树林夫妻,先后到湖北咸丰等周边区县考察。“办蘑菇厂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外,交通、气候也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庞树林说,因此,原本打算在老家石会镇办厂的他后来把地址选在了交通方便的三台山。

盖大棚、买种子、购材料……第一年办厂,庞树林投入了4万多元,选择了培育榆黄蘑和平菇两个品种。为了不断提高培育技术,他除了多次参加培训和考察外,还成了书店里的常客,凡是有关于科学培育蘑菇的书籍,他都会买回家仔细阅读。从原料发酵到进棚、盖土、采菇,到最后运输、销售,他都是亲自把关,严格把握各个生产环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努力,庞树林培育出的蘑菇因为质量好,常常供不应求。一年下来,他挣了近5万元。

扩大规模 做大产业

随着生意渐渐步入轨道,庞树林决定继续扩大规模,今年初,他又将蘑菇培育厂从三台山搬到城南街道洞塘居委二组。“只要选对了项目,总有一天,生意会由小到大,路会越走越宽。”庞树林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他已经有了3个大棚,比去年多了一倍,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最少也能赚五六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蘑菇 大棚 气候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