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增收女专家”邵秀莲


      在松山区,有一位被农民兄弟亲切地称为“增收女专家”的人。20多年来,她把足迹留在了田间地头和农户的家中,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增收默默地奉献着。她就是去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深入生产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松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邵秀莲。

  屈指数来,邵秀莲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已整整25年了。1981年,21岁的邵秀连从辽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就一头扎在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她发现松山区谷子粟灰螟病虫害很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了研究粟灰螟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惯和防治方法,春秋季节,她就深入田间地头剥谷茬,调查粟灰螟越冬的数量,并分析气候对幼虫越冬存活的影响。夏天,她就整天蹲在农田里观察粟灰螟的产卵、孵化、钻蛀习性。通过几年的努力,她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使该区的40万亩谷子增产15%。仅此一项,就挽回粮食损失500万公斤。

  1989年到1995年6年间,邵秀莲在太平地、初头朗、猴头沟等乡镇蹲点,重点抓玉米小麦套种、吨粮田攻关、旱地腹膜玉米栽培等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效,使玉米产量亩产由300多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小麦亩产由500多公斤提高到8000公斤。她撰写的论文《赤峰地区亩产吨粮栽培技术》发表在《现代农业》杂志上,《春小麦套种玉米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开发》获内蒙古自治区丰收计划二等奖,《旱作玉米地膜覆盖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开发》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高产优质高效吨粮田技术开发与推广》获赤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几个项目的推广,为松山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邵秀莲在安庆镇蹲点期间,她开始了玉米行间套种甘蓝、土豆角、角瓜等早熟蔬菜实验工作,并获得了成功。在玉米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套种蔬菜平均亩产增收1000元以上。2001年以来,邵秀莲在一些重点乡镇负责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2003年,松山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2004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目前,该区无公害蔬菜生产认定面积达25万亩。群众说,这里面有邵秀莲的一份功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艰辛复杂的工作,邵秀莲总是舍小家,顾大局。女儿从上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大学,她从来没有接送过一次,全部家务都落在了丈夫身上。20多年以来,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把一项项新的增收技术传授给了农民。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邵秀莲主持或参加的项目有3项获得国家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丰收二等奖。她还先后被评为赤峰市“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6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深入生产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农业技术推广 生产一线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