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霞,今年42岁,一家三口,三年前从嘉荫农场科研站迁居第二管理区中心区,一个泼辣的为致富不服输的女子。
刚结婚那会,因为家里穷,康淑霞从熟人那赊来了几头小猪饲养,由于养猪事业不景气,效益不好,种地又亏损,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困难。自从孩子上学后,她家便成了连队的贫困户。从2000年开始,党支部、工会就将她家做为重点帮扶对象,经过几届领导的帮助和鼓励,她有了致富的信心,开始寻找致富门路,经过多方打听,听说养狐貉等皮毛动物效益很好,便萌生了试试看的想法。
搞狐貉养殖是个特殊养殖业,要想干好,必须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和资金,当康淑霞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的时候,丈夫狠狠地批评了她,丈夫认为一个女子不琢磨如何当好贤妻良母,净往风口浪尖上爬,不同意她的做法。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管理区工会的时候,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
工会结合管理区人均耕地少的特点,专门进行了市场调研,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黄牛、猪、大鹅、小笨鸡、狐、貉子等禽畜饲养所需场地、年用饲料、出栏周期、市场效益等做了详细对比后,一致认为狐、貉子养殖可以成为康淑霞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
2004年,管理区从农场工会为康淑霞争取到6000元低息扶贫贷款,在外场狐貉养殖基地统一购进改良种貉10只,种狐一组,管理区工会也大力协助其认真喂养。经过一年的实践,因经验不足,一组种狐全部死亡,一时间各方面压力压在了康淑霞的身上,但是她没有退缩,而是在组织的鼓励下,及时找寻失败原因。根据当时市场形势,果断决定优先发展适应性强的貉子。
经过几年的发展,两年存栏近百只,2006年11月,她以每只880元价格出售种貉35只,年纯收入达到1.8万元,康淑霞对大家说“一组狐貉要比种10亩地收入好多了”。现在的康淑霞,计划07年年底要繁殖200只貉子,把养殖纯收入达到4万元。管理区工会还推荐她为2006年度致富女能手,鼓励大家到她家里学习参观。谁说女子不如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10-21/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