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朱清能:从屋后偷种柑橘到打造现代生态果业产业


        30年前在屋后偷偷栽种几棵小柑橘,30年后成为拥有一万多株脐橙、温柑和集果品加工销售及相关机械制造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果业主,江西赣南地区农民朱清能30年的果业开发,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路。

        江西赣南是革命老区,也是有名的贫苦地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一日三餐,除了红薯还是红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贫困生活,给江西信丰县油山镇农民朱清能留下了深刻记忆。头脑活络的他将目光瞄准了身边的山地。1975年,朱清能顶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压力,偷偷在屋后种上了26株温柑树和1株脐橙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清能迈开了专业发展柑橘果业的步伐。他说:“当时集体山地还没划分到户,1980年我在全村人惊讶的目光中,将刚分到的1亩责任田种上了温柑树和脐橙树。1986年,我承包了第一块60亩的集体山地。通过不断承包集体山地,形成了今天一万多株脐橙和温柑的种植规模。”

        经济发展不能以生态为代价,农业生产同样要讲究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朱清能在果业开发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山区果业开发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生态,还造成土壤贫瘠,严重影响果树生长与挂果。防止水土流失成为我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逐步摸索,我的果园留足30%的面积不开发山顶,30%面积为涵养林和隔离带,开发面积不超过40%,不种果的路边都种上了花草,山地开发中常见的水土流失基本消失了。”“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窝造塘、路边种草”,如今朱清能的果园一派生态农庄景象。果园以脐橙为主,通过早熟、中熟、晚熟三个品种的调整,他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可向市场提供新鲜脐橙。

        当别人忙着种脐橙时,朱清能将发展目光投向了销售环节。他说:“1994年之前,我们的脐橙、温柑倒在路边卖,送到北京市场的脐橙还带着泥巴和青叶,只能呆在农贸市场,始终进不了大商场和超市。最后我到北京大超市一看,才知道柑橘的分级、打蜡、包装这些新鲜词。”

        “1995年,我有史以来的第一笔脐橙出口订单,是依靠人工打蜡方式完成的。”朱清能感慨地说,“为给脐橙打蜡,我用簸箕摇、毛巾擦,每次才加工10多个脐橙,累不说,还效率低。随着脐橙大量增产,因储存难、加工能力不足等原因,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果农出现脐橙大量溃烂、贱卖的情况。1996年,我花8000美元从国外进口了一条果品分级打蜡包装的自动化生产线,为自己和周边果农提供脐橙加工服务。加工后的脐橙顺利进入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商场和超市。”

        本世纪初,已形成规模的赣南脐橙步入重视商品化处理加工的时代,朱清能的现代生态果业开始向相关产业延伸。朱清能说:“利用引进加工设备的机会,我支持儿子辞去教师工作,投入到另一场果业开拓战。2002年我资助他与韩国企业合资,生产全自动化的脐橙分选加工设备。目前,这家企业提供了整个赣南地区80%的果品加工生产线,占领了广东市场70%的份额,并开始为国外提供相关加工设备。”

        今年朱清能的现代生态果业及相关产业的综合收入预计可达2000万元。但他更欣慰的是,通过他和成千上万果农的不懈努力,赣南脐橙已成为全球三大脐橙品牌之一。朱清能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赣南脐橙种植面积为世界第一,产量为世界第三和国内第一。赣南脐橙不仅牢固占据国内脐橙消费的高端市场,每年产量的近30%还出口到香港、澳门、东南亚、俄罗斯、欧洲、中东、北美等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脐橙 柑橘 水土流失 红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