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六旬“养猪大王”的别样致富路


         “创业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可以。”在博白县东平镇石角村,年逾花甲的老人陈业光颇为自豪地说。他60岁才开始养猪创业,经过几年打拼,终成博白的“养猪大王”,闯出一片老年人创业致富的新天地。

  陈业光生于博白县东平镇一个贫穷的家庭,农村艰苦的生活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为了脱贫,他上山打柴卖,捡过破烂,干过建筑工,做过小买卖,还做过猪中介……尽管陈业光早出晚归为家庭奔波劳累,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他的创业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2004年,陈业光除最小的孩子还在书外,其余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且事业有成。按理说,陈业光到了这把年纪应该在家里安享晚年了,但心存大志的他偏偏闲不住,决定养猪创业。谁知,他的决定马上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劝说。但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心想创一番事业的陈业光还是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撇开年纪不算,陈业光的儿女都不在身边,所以养猪的全部工作他都要包揽。遇到资金不足,他从不向子女伸手,而是凭自己良好的人缘,从亲朋好友那里东凑西借。由于不懂技术,他高薪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做顾问。为了尽快学到技术,他经常跟在技术员身边观摩学习,并经常向各种猪病防治的专业人员请教。此外,他还订阅了许多有关养猪方面的图书和报刊,一有空就捧起书本“潜心钻研”。由于只有小学文化,陈业光看起书来格外吃力,遇到不懂的字不是查字典就是请教老师。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勤奋好学的陈业光就熟练地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

  养猪使老人找到了快乐,因此陈业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养猪、跟猪打交道上了。由于猪场离家有7公里的路,老人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猪场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经过一番苦心经营,陈业光很快就超过了许多“同行”,成为博白养猪行业的佼佼者,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养猪也并非一帆风顺,老人就遭受了不少挫折。2005至2006年两年间,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猪价走低,刚尝到养猪甜头的陈业光一下子就亏损了30多万元。这确实让他很受打击,但这并不影响老人的信心和决心。2007年,老人终于迎来了养猪的“春天”——养猪事业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100多头母猪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头母猪、300多头肉猪及1000多头小猪。

  养猪创业的成功,在陈业光看来只是小成功。在老人心里,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带领更多的人养猪致富。近年来,陈业光先后在资金、种猪、饲料、技术和推销等方面给村里的养猪户提供支持和帮助。2008年9月,当养猪户陈某因妻子患病花掉家里的全部积蓄,没有钱买饲料喂猪而心急如焚时,陈业光及时伸出了援手,把准备用来装修新房的6万元借给了陈某,让他渡过难关。同时,在陈业光的帮带下,村里掀起了养猪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陈业光帮助养猪户和困难户解决资金达20多万元,其中有10多户村民实现了规模化养猪。当地许多村民逢人便说:“陈业光是我们致富的带头人!”

  但信心十足的陈业光老人还不满足现状,今年5月又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猪场,再增养1000多头母猪。同时,他还发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养猪致富的行列中,共同走上致富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小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