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刘金霞:养牛女能手带民致富


刘金霞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工作部所在地——五星村的一名农民妇女,原本不见经传的她,近几年因为养奶牛获得成功、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助推“养奶牛热”在全村兴起而在当地有了很大的名气。
  
  刘金霞今年39岁,初中毕业,她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干起活来手脚麻利,给人的印象很是精明能干,她还是一个执着、不轻易服输的人,就像她自己说的:“自己认定要做的事,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干好”。这些年来,要强的刘金霞从来没有停留追求过上好日子的脚步,种地、养猪、养鸡……里里外外,农家活没有哪一样不拿得起来放得下,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有起色。
  
  2003年,乘蒙牛乳业落户兴安的东风,巴彦扎拉嘎乡把发展奶牛业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摆在了经济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村民发展奶牛养殖。乡村妇联也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引导农民妇女养奶牛增加收入。头脑灵活的刘金霞最先看好了奶牛养殖项目。她认为,现在党的政策好,各方面支持奶牛业,养奶牛肯定是热门,加之自家又有充足的饲料来源,养奶牛肯定是致富增收的好路子。经过一番准备,刘金霞率先向村里提出了养殖奶牛的申请。她自筹了一部分资金,加上申请的贷款,共计1.2万元,买了一老一小两头黑白花奶牛。她有自己的打算:奶牛的价格很高,自己的资金有限,初次养牛没有经验,不能奢求一口吃个胖子,还得稳扎稳打。就这样,她从饲养两头奶牛起步了。刘金霞清楚的知道,要养好奶牛,关键要掌握技术。她是屯里第一批养奶牛的户,在近处没有现成的经可取,她就买来饲养奶牛的科技图书及有关资料,放弃了休息时间,认真学习钻研奶牛养殖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实践;她还专门去到乌兰浩特市养奶牛的亲属家请教养牛技术和经验。此后,乡、村加强了对奶牛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每次乡里或村里举办奶牛技术培训班,她都积极参加,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学,去探讨,很快,她掌握了科学饲养奶牛的基本知识,如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知识等,在养奶牛上入了门。在她的精心饲养和管理下,2003年底,她家的老奶牛产下了1头小公牛,后经育肥,赚了2000元。

  牛养大了,产奶多了,可因为当时乡里奶站还没有建起来,她家的牛奶有时因销售不及时便坏掉了。她觉得可惜,也非常着急。为了减少损失,她又买了2头小公牛进行育肥,每天起早贪黑,为牛添水加料,把牛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坚持着把养牛业做下去。2004年,乡政府通过招商建了1处奶站,牛奶的销路问题解决了,她养牛的劲头更大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又买进了几头品质好的奶牛,扩大了养殖规模,并且在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自身实践,她更加认定了养奶牛是一个好项目,便动员自己的父母、弟弟、妹妹搬过来一起养奶牛。2008年,五星村为了把奶牛业做大做强,实现奶业兴村富民的目标, 又新建了1处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的奶站。刘金霞家也随之新建了100平方米的牛舍。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她家的奶牛已达到了9头,高峰期日产鲜奶80斤,年收入6万元。在她的带动下,近几年,五星村的奶牛养殖迅速升温,而且实现了由零散经营向规模科学养殖的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全村奶牛养殖户已达到58户,奶牛存栏数达289头,日产奶总量1.6吨,年创纯收入136万元,奶牛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首选产业。

  刘金霞是全村最早养奶牛的户,也是现在养奶牛规模最大的户之一,经过多年的打拚和磨练,她成了养殖奶牛的行家里手,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女能手,而五星村奶牛养殖能够由小到大做活了,与她的带动作用是分不开的。如今,刘金霞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奶牛富家富民兴业的实践中,我们相信她会有更大的作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小公牛 科技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