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鸭司令”的致富经


早就听说大黄堡乡有一个养殖户,他所养的鸭子有着与众不同的“履历”,全是“坐”着飞机来的野鸭。一个晴朗的冬日,记者驱车来到了大黄堡乡东丝窝村,见到了这个传奇的养鸭人李东升。

  今年45岁的李东升,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文静,戴着一副眼镜的他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浓浓的书卷气。谈起他养殖的野鸭,李东升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他说:“我曾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没想到退伍后却当起了‘司令’,只不过那些兵全是些野鸭子。”而当记者问及他是如何与这些野鸭结缘的时候,李东升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1990年,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李东升,开始接触养殖业。最初的一段时间,他像大多数养殖户一样将重点放在了牛、羊等传统家畜上,收益也算可观。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发展思路。那是2008年2月的一天,李东升招待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饭,席间有位朋友说起,来到大黄堡只吃到了鱼,却没吃上会飞的野味有些遗憾。为此,大家都开玩笑说李东升这个“地主”当得不够意思。可谁曾想,正是朋友几句无心的玩笑话提醒了李东升。“大黄堡是市级湿地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果利用好这一优势,引进一两种适销对路的野味,前景一定错不了。”送走了朋友的李东升不禁暗自思量。于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他便打起了这“会飞的野味”的主意。几经周折,他得知南方有个养殖基地驯养了一种绿头野鸭,这种野鸭不仅肉质鲜嫩,味道可口,而且瘦肉率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是一种颇受市场欢迎的标准野味。选准方向后,雷厉风行的李东升马上筹集资金,一口气订购了2500只雏鸭。

  在经历了几天忐忑不安的等待后,满载着致富希望的数千只雏鸭终于“坐”着飞机降落了,可此时此刻李东升的心却又悬了起来。毕竟除了厂家提供的几本厚厚的技术资料外,李东升一点养鸭的经验也没有。究竟能不能成功?当时李东升自己心里也很没底。果不其然,雏鸭刚到的那段时间,由于正赶上连雨天,气温持续下降,雏鸭的生长受到了很大影响。眼看着小鸭子一只只萎靡不振的样子,李东升坐不住了。他一面在鸭舍里架起了炉子,生火给雏鸭取暖,一面翻看资料查找解决方法。那几天,李东升几乎日夜不离鸭舍,精心照顾着这群“小宝贝”。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第一道难关顺利闯过了,小鸭子逐渐适应了气候的调整,渐渐恢复了健康。看着一天天长大的野鸭,李东升在欣喜的同时,心里还是不怎么塌实。很快新的问题果然又出现了,李东升发现自己养的野鸭虽然已经羽翼丰满,但每天只是像普通家鸭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丝毫没有像资料里描述的那样开始学习飞翔的意思。“难道上当了?这些不是正宗野鸭雏儿!”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东升心里犯起了嘀咕。此后的几天,李东升每天都心怀忐忑地站在鸭棚门口张望。终于有一天,他惊喜地发现有几只长得比较健硕的野鸭飞了起来,虽然飞得不高,但李东升还是非常高兴。为此,他还专程请了几个朋友前来参观,那神情就如同一个孩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兴奋。就这样,又过了90多天,越来越多的野鸭学会了飞翔,而且大多数都已经能够越过鸭棚的隔离网,直接飞到苇塘里觅食去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李东升又面临了新的难题,要保证野鸭的野性不退化,就要让它们有足够的飞翔锻炼,但随着野鸭飞翔能力的增强,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野鸭走失。最初的一段时间,李东升就曾因此损失了近400只野鸭。为了避免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行伍出身的李东升决定采用当初部队的管理方式,控制野鸭进食时间,训练它们养成定时回家进食的“好习惯”。于是,在又经历了一段时间废寝忘食的努力后,这些原本“无组织无纪律”的野鸭果然有了很大改观,每天早晨8点在家吃饱喝足后就三五成群地出去“自由活动”,而到了晚上6点左右就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陆续回家“用餐”。每天成群结队的野鸭定时飞进飞出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家都风趣地说:“李东升这个‘司令’有水平,连鸭子也能管理得这样井然有序。”而每次面对乡亲们这样的夸赞,李东升总是笑笑说:“这其实很简单,只是顺物之天性而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黄 养殖基地 湿地 气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7-20/688.html

  • 以色列品种番茄春节上市
  • 北京密云县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推广技术助农增收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