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母猪养殖助他走上致富路


         在凯棠乡社区,居住着一对28年左右的年青夫妇,该夫妇凭借“决不向困难低头”的信念,积极走科学养猪、勤劳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母猪饲养专业户。 

         十年前,该夫妇毕业于凯里民族师范,男的名叫李永胜,系镇远县人,女的名叫王凯艳,系凯里市凯棠乡人,俩人毕业后,先后几次参加了就业考试,都因各种因素未能如愿,最后,选择南下打工。2001年,俩人来到广东,本以为广东是最容易找工作的地方,可现实不像他们想像那么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东奔西跑,男的在皮鞋厂谋到一份工作,女的在表带厂上班。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俩人工资收入仍旧比较微簿,并且在工厂上班,经常都要加班,一是体力不支,二是没有时间交往,三则很难学到适用的技术。他俩思来想去,最后认为:“只有要思路,就会有出路;只要有技术,就会有发展”,于是,他俩便开始关注和收集各种致富信息,购买农业适用科技书籍,利用休息时间加强学习,当他们在书上看到小产业只要做大也能致富时,创业思想更加强烈了。2002年初,俩人踏上了返乡路途。 

         回到家乡后,俩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论证,决定从凯棠实际和自身实际出发,按照“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大本地产业”的原则,在瞄准母猪市场空缺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喂养母猪。 

         2002年,俩人开始创业,因资金有限,他们向亲朋好友借5000元买了3头母猪,再向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8000元修建了4间简易猪舍,用自己积蓄不多的资金购买饲料和配套设施,一个简易的母猪饲养场就这样建立了。养殖场建在一处远离村庄、水源丰富的地方,为了方便管理,他们把床也搬到了猪场,白天晚上都在细心照料心爱的母猪,期望着母猪一天天的长大。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底,4头母猪成功繁殖,仔猪共40多头,按当时市场价每公斤9元算,第一批出栏仔猪收入约合9000元,纯收入近6000余元。 

         2003年,在饲养母猪获得初步成功后,他俩扩大了养殖规模,把母猪头数从4头增加到6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二是技术跟不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俩购买了水管和冲洗等设备,并加大了技术学习,一是研究饲料配方,二是疾病的防治,他们经常请乡技术员为其培训打针、判病,四处向有经验的养殖户和前辈请教养猪技术。尽管这样,当年他们还是损失了3头母和20多头仔猪,共计13000余元。 

         2004年5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凯棠乡推广后,远程教育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快捷的方式服务于“三农”建设。当远程教育在凯棠宣传开后,李永胜和王凯艳带头到附近的凯棠小学接收点和凯棠信息站按时参加学习培训,在学习培训中,俩人仔细听、认真记,并不时与群众一起讨论和交流经验,他们还经常觉得集中培训时间不够,要求技术管理员把相关资源刻录成光盘,带回家播放。由于对养猪知识的极度渴求和认真学习,他们的养猪技术很快得到了提高,2005年,养猪年损失率由原来的10%降到0.5%。 

         之后,俩人的路越走越广,技术越来越精,生活也越来越好,2005年,他俩终于走进了婚礼殿堂。2008年,该农户已经发展母猪12头,年出栏仔猪130多头,纯收入在30000元以上,除了还清以前所有的债务,还购买了一辆4万多元的双排座货车。 

         养殖业发展起来了,李永胜夫妇又在琢磨着下一步的发展。据了解,该农户还计划发展野鸡、野猪、黑毛猪等特色养殖业和服务业,把养殖业做大做强,努力发展成为凯棠乡的生态旅游业。 

         李永胜夫妇富起来了,但他不忘记困难户,他们说:“一家富不算富,要富一起富”,本着这样的思想,该夫妇积极为身边群众宣传养猪和远程教育的好处,按时组织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参加学习培训,同时,邀请广大群众到自己的猪场参观学习,无偿向群众讲授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积极动员周边的群众发展生态养殖。几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凯棠乡生态葡萄基地、生态蔬菜基地和生态林下养鸡基地纷纷建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存在的问题 葡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