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漳河南岸的河北省临漳县前屯村,坐落着周边三四百公里内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邯郸市群星鸵鸟养殖场。30余亩的速生林下,数百只鸵鸟被栏杆按不同年龄段分隔开来,悠闲地在杨树间踱来踱去。几只高大的公鸵鸟扇动着黑色的大翅膀,伸着长长的脖颈,好奇地打量着前来参观的人,让人仿佛置身于野生动物园中。
1978年,秦树海从部队转业回到临漳县原苏村公社任职,后调任县武装部。1985年,为分担父母重负、尽快改变家庭贫穷状况,他毅然放弃令乡亲们羡慕不已的“铁饭碗”,从一名国家干部变回一名农民。1988年,担任了3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带领数十名村民远赴东北三省搞建筑。1997 年,他竟然放弃了让自己赚了数十万元的建筑业,花掉多年积蓄的50万元,从广东江门市选购了24只鸵鸟幼鸟,创办了占地30余亩的鸵鸟养殖场,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疯子”、“傻子”,也成为邯郸市周边三四百公里搞鸵鸟养殖开发的第一人。
当时,邯郸市和周边地区没有鸵鸟养殖场,鸵鸟人工饲养繁殖领域一片空白。之前,秦树海也没有接触过鸵鸟这种动物,但凭着在部队历练的那种坚韧,他开始了艰辛的养殖鸵鸟之路。
“那是一个噩梦!”提及1999年的那个寒冬,9年后的秦树海这样说。1999年,他为保障鸵鸟前期养殖而借钱饲养的1000余头猪受国内行情冲击,亏损90余万元。
祸不单行。1999年的隆冬时节,骤然而至的寒流,连续六七天的降雪,让24只鸵鸟疫病暴发。手忙脚乱的秦树海请来县畜牧局兽医站站长和邻村有名的兽医,进行联合会诊,结果,还是死掉了10只鸵鸟,损失50余万元。
“当时换别人,可能想不开就一死了之了!”秦树海笑了笑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还背负了巨额的债务,只剩下14只鸵鸟。一时间,讨债的纷纷找上门来。
秦树海挺了过来!凭着在部队历练出的那份坚韧,秦树海从广东等地请来专家,潜心学习,反复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相继攻克了引种、产蛋、育雏、饲养、防疫等难关,使孵化率和小鸟成活率不断提高,养殖技术与日俱增。
2000年,中国鸵鸟养殖业因炒种生成的泡沫破灭,全国各地的鸵鸟价格急剧下降,很多养殖户把鸵鸟宰杀了。但是,3年的相处,秦树海对鸵鸟有了感情,他更坚信,鸵鸟养殖一时的市场不好,只不过是没有产业化、商品化!他选择了坚持。
2004年,鸵鸟市场重新升温,养殖场迎来了新生。
多年过去了,他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研制、改装出独特的自动化翻蛋机械,土法加温,自动化翻蛋,工作面全程监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管理便捷,不完全受电的限制。一次可孵化4000枚蛋,出雏率90%至95%,成活率85%至90%,雏鸟健壮。他独创的土法孵化规程被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在同行业推广。成了鸵鸟养殖行家里手的秦树海是个热心肠,时常被全国各地的鸵鸟养殖者慕名邀请前去指导。
12年来,秦树海的鸵鸟养殖场已累计投资230余万元,成为方圆三四百公里最大的一个鸵鸟养殖基地。
乡邻们见秦树海搞鸵鸟养殖赚了钱,都想尝试这一致富门路。为此,他针对县域内有10余万亩沙荒地,气候条件适宜,饲草资源又非常丰富,搞鸵鸟养殖比养猪、养牛划算的实际,带领群众走上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之路。
为让农民掌握养殖技术,养殖场首先免费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再把2至3个月的良种雏鸟,以每只400-500元的低价供给农户代养。在养殖过程中,该场技术人员每月都要免费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养殖7至9个月后,到鸵鸟长至85公斤,养殖场再高价回收商品鸵鸟,农户代养的鸵鸟每只可赚近 1000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7-01/2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