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对牛弹琴”的女大学生




         学会捉住“牛鼻子” 
         
         “妹儿,你的牛鼻子上没得汗。”向永鸿下意识的在脸上摸了摸,引得妇女们嘻嘻哈哈一阵大笑,原来是嫂子们与她开玩笑,说的是牛鼻子上没得汗。向永鸿仔细一瞧,刚买回来的牛有的鼻子上有汗、有的没得汗、伸手一摸,牛鼻子有汗的体温正常,无汗的牛鼻子上滚烫,她不知道乍回事,特地跑到南川畜牧发展中心请教,技术人员到现场看了后,说只是感冒了,打了针,牛就都好了。 

         养牛的人都知道,再犟的牛穿上牛鼻子,它会变得老老实实。向永鸿在养牛实践中感到,捉“牛鼻子”学问大得很。自此,她细心观察牛的习性,向有经验的兽医请教,看书、网上查资料,通过坚持不懈努力,现在她经验可丰富了,她学会了给牛打针、灌药;掰开牛嘴看牙齿,她知道牛的年龄;牛不爱吃草时,她知道是病了或哪里不舒服;她总结出公牛和母牛不能混养,发情期容易出事;不能喂霉烂草,牛吃了要中毒;也不能喂纯青饲料,牛吃了容易拉稀。 

         有的农户到场里买耕牛,她乐于帮助,介绍哪头牛壮、拉力好、有些啥特点,背起“牛经”来一点也不比经验老道的“牛偏儿”(农村做牛生意的经纪人)差,农户买去准没错。 

         在生意上向永鸿坚持诚信经营,她的牛都是销往重庆菜园坝屠宰场,每当牛膘肥体壮时,她就向屠宰场打个电话,对方开着车来拉牛,每次出售都在30头以上,她则根据自己的喂养成本,为一批牛核定一个价格,喊出的价对方很难讨价还价。她说:这个价要保证自己有赚头,要实现‘双赢’,否则人家就不可能跟你做生意。“2007年,庄稼汉养牛场共出栏肉牛280余头,耕牛20头,实现产值50余万元,获利10万元。2008年上半年,已出栏肉牛60余头。 

         想圆心中一个“梦” 

         庄稼汉养牛场的发展,也给当地群众创造了就地务工的机会,她常年聘请当地农民工四五人在场里务工,月收入600元,在她的带动下,当地12户人养殖水牛100余头,统一由庄稼汉养牛场为其销售。 

         在2008年夏天到来时,向永鸿想把庄稼汉牛场做大,她计划投资3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牛场600平方米,建草青池200平方米,种植优质草场200亩,年出栏400头,随时存栏200头,逐渐实现从放养到圈养的转变,解决当地农民12人就业。 

         在当地政府和畜牧部门的支持下,向永鸿还准备以庄稼汉养牛场为主体,组建养牛专业合作社,延伸养殖产业链,带动当地50户农民饲养肉牛,年出栏肉牛上千头,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牛粪可作食用菌原料的优势,发展加工食用菌。 

         围绕发展,向永鸿心中装着一个“梦”。2007年,向永鸿在西南大学培训时,向专家教授提问:“能不能解决牛一胎产多仔的问题?”专家告诉她,通过人工受精,可以实现牛的一胎多仔。为了这个梦,她准备探索引进优质牛种,把庄稼汉养牛场发展成为种牛基地,通过人工受精,使一头母牛一次下多胎幼仔,以解决繁殖缓慢,牛源紧缺的大问题,让当地养牛专业户不再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外地购买牛仔。目前,她正一步一步踏着坚实的步伐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食用菌 水牛 母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