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吴莹:靠老手艺做出时髦生意赚大钱


         与T型台上衣着光鲜的模特不同,眼前这些姑娘们穿的是最传统的土布服装。它的制造者叫吴莹,一个貌不惊人的杭州女子,然而仅仅三年时间,她就从一个下岗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财富的拥有者。而这一切,都要从一块蓝印花布说起。 

         2000年12月28日,对吴莹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她却在这一天意外的得知自己下岗了。 

         下岗以后,吴莹到面料市场帮别人卖布,没想到她自己穿的衣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吴莹:“我婆婆以前嫁妆里面有一点蓝印花布嘛,我这个人也怪怪的,我把这个蓝印花布做成衣服来穿,他们说好漂亮啊,都喜欢我的衣服,他们还问我什么地方买的。” 

         顾客的称赞让吴莹感到很开心,回家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婆婆,而婆婆的回答让她备感意外。 

         吴莹:“我婆婆说,我们家会做这个东西,我有配方,还有花板什么都有,她拿出了一大把东西,我一看,神了。” 

         在中国,手工蓝印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起源于春秋末年的钱塘江流域,由越国人民发明。到秦汉民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面料。只是现在使用的人比较少了。 

         大开眼界的吴莹对蓝印花布着了迷,听朋友说上海有一家日本人开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吴莹决定去看一看。 

         吴莹:“一看,哦,原来蓝印花布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始终遗憾的,中国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居然是日本人开的,那么我就想,我们中国的传统蓝印花布,就应该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做,这样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这个信心。 ” 

         2001年9月,痴迷于蓝印花布的吴莹在西湖边的河坊街上租下最小的一个店面,办起了一家蓝印花布用品店,取名“吴越人家”。 

         吴莹的女儿:“有一天星期五,我回家顺道去河坊街,就看到我妈坐在凳子上面,脚是架着的,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坐着,她说这两天没人嘛,没人帮我,所以我自己去仓库架子上面拿东西,从梯子上面摔下来,*摔得很疼,我就觉得那时候她特可怜。” 

         面对内外交困的处境,吴莹终于明白仅凭热情是无法赚到钱的。她发现自己的产品单一,实用性又不强,于是想到了用蓝印花布做服装,可什么样的服装才能有市场,吴莹心里还是没底。 

         恰在这时,2001年10月,西湖博览会如期在杭州举行,全国各地的商家纷纷前来参展,吴莹的生意也因此出现了转机。 

         吴莹:“湖南那边过来的,毛家饭店的老总,他到我的店,看到我们这个东西,非常有兴趣,那他就跟我讲,你能不能给我设计这种职业服饰,吧台有吧台的,领班领班的,那一下把我的视野开阔了。” 
         
         这笔生意让吴莹赚到了开张以来的第一笔巨款——1万元钱。从此以后,她和同事开始主动出击,她们跑遍了杭州市的茶楼、饭店、风景区,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职业服饰。几个月下来,不但生意扭亏为盈,而且让吴莹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吴莹:“走出去以后,让我也开了眼界嘛,原来有些东西,比我想象得更宽一点。我就发现,我们不仅仅是职业服装,像我们想到做小礼品啊,通过故事的形式,告诉给客人,使大家好像觉得,原来一块土布是这么做起来的,因为很多纹样都是吉利的好听话,什么年年有余啊,八仙过海啊,那么虽然这个东西不是很贵,他也舍不得扔掉的。” 

         2002年春节在即,国家旅游纪念品大赛开始征集作品,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吴莹将两条“吉祥中国鱼”送去参赛。没想到竟一举夺得了银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仓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4-29/15956.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