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同为村官的彭松、黄海同、江波怎么也没有想到,1999年共同从中专毕业回来,分到各村挂职为村官的“兄弟仨”,如今又走到了一块,而且都成了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能手。说起创业,如果没有“带头大哥”彭松,也没有“兄弟仨”携手成功的今天。比彭松小一点的黄海同和江波都亲切地称呼彭松为“彭总”,是彭松带领他们一起走向了创业的道路,并带动了附近村民共同致富。
当年的养猪大王
良塘乡群众有不知道彭松的人很少,现在的他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而早在2003年的时候,彭松就已经出名了,不过他养的是猪。
1999年,21岁的彭松中专毕业回家当了一名村委主任助理,“官不大,管得宽。”这是彭松对自己职务的评价。他每天忙于为村里的各种大小事务奔走,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调解村里各种纠纷固然重要,但是村民收入有限是个问题,作为村官,只有自己富了,才能带动群众富裕起来。
2002年11月,看到养猪利润不错,行情很好,于是彭松抓住时机,筹集资金20多万元,养起了一百多头猪。由于勤劳肯干,加上管理得当,他养猪的规模很快扩大规模到300多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
养猪,让彭松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
开始种植蘑菇
2005年,家猪蓝耳病流行,养猪的风险大了,彭松就琢磨着干点别的,但是没有技术,也不熟悉别的行情。不久,他听当时的乡长兰正高说:“种蘑菇比养猪要有搞头。”接着,乡里还组织了20多个有志创业的青年一起到武宣县桐岭镇参观蘑菇种植。一行下来,大家都很羡慕,但是回村后敢做的没几个。大都认为,参观只是表面的,技术还是不会,而且劳动强度大,很累。
但彭松心里早就开始揣摩上了:蘑菇是利用冬闲田种植,不耽误生产,属于季节性的,风险低,而且利润非常高,一年就能回本,累点不怕,完全值得试一试。他的想法得到了堂弟彭帅和好友覃留的极力赞成。
说干就干,2005年冬天,三人筹集资金10余万元,跑到桐岭镇,买菌种,学技术,又在村里租了十几亩的冬闲田,架起人字棚,种起了3000 多平方米的蘑菇。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彭松就经常打电话,甚至开起自己的旧“高顶棚”到桐岭镇取经。平时一旦忙完手头的工作,他就认真钻研种养技术,还订阅了一大堆有关技术资料。他认真抓住每次区里和乡里组织对外交流的机会,并通过朋友介绍自费到桂林、贵港、南宁等地去学习蘑菇种植。
早起贪黑,很快,他们的蘑菇赶上了当年的冬季农贸市场,供不应求,年前就赚回了5万元,这让奔波忙碌了三四个月的合伙人高兴不已。按照经验,蘑菇在年后还会出好几茬,收回成本指日可待。
学会加工蘑菇
春节过后的蘑菇按照预期的丰收了,但是,蹲在农贸市场上,面对几千斤卖不出去的蘑菇的彭松困惑了,武宣县家家种蘑菇,一天的蘑菇总产量何止七八万斤,自己就这么几千斤,怎么就卖不动?种植已经不是问题了,销路却成了问题。
他立即决定,再去一趟武宣看看。市场上的蘑菇也不管了,让别人给他拉回家一路分给村民吃了。回到家里,彭松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在暮色中踏上了去武宣的路。到了武宣,他在街上租了间房住下来,心里暗下决心:不解决问题就不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彭松就爬起来,去看人家的蘑菇怎么卖。见有大车的蘑菇拉运,他就悄悄跟在后面,直到车子停下来。他发现,新鲜的蘑菇不是运往市场,而是运到加工场,在这里,大批的蘑菇被加工成盐水菇,最后将用来做罐头。
原来如此!彭松和加工场的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困惑和来意,老板于是建议他把接下来出的蘑菇拉到武宣卖。
运了几千斤蘑菇后,老板看他太辛苦了,就建议他:何不搞一个加工场,自己解决买卖难问题,而且搞蘑菇加工利润比新鲜蘑菇要高得多。
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彭松向加工场老板学习盐水蘑菇的加工和保留技术。回来后,自己买了大锅头和塑料桶,把剩下的蘑菇全部煮了,用盐水保留起来,制成盐水菇,这样每吨能卖到7000元左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4-15/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