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历经磨难只为养鱼


      这是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一家200多亩的渔场,在这里,用泉水养殖的十几个品种的泉水鱼在市场上很受青睐,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求,每年一百多万元的收入让渔场的主人张文生高兴不已,可别看他现在号子喊得这么起劲儿,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人。 

    张文生:“最严重大便失禁,说便在裤子里,那就那样,我最严重的时候我连出门都不敢出门。那时候眼底充血,相当严重了,眼底充血,我就是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十几米,我就分不清谁是谁。”

    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让张文生痛不欲生,可他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养鱼,这件事使得他众叛亲离,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妻子张玉华的话还让人匪夷所思。

    张玉华:“不知道我这个心里这些年有多痛苦。这几年确实憋了一肚子话。”

    是什么动机让一个糖尿病人去养鱼,又是什么经历成就了他今天让人羡慕的事业呢?

    张文生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人,2001年3月,正在国营农场上班的他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因为衣食无忧,家里也有30多万元的积蓄,张文生办理了病退,在家修养,妻子张玉华更是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张文生:“我当时有病以后,我妻子对我照顾得非常周到,在饮食上,她按照糖尿病要求的,尽量的定时定量,定比例,顿顿有煮鸡蛋啥的。”

    这种清闲的日子,却让忙碌惯了的张文生感到百无聊赖,他开始寻找生命新的支撑点。他发现市场上鱼很好销,也比较赚钱,自己又从小就喜欢抓鱼捕鱼,一个大胆的想法应运而生。

    距离松原市区30公里外的吉拉吐乡,是张文生原先单位所在地。在这里,又开始频频出现他的身影。

    张文生:“建了两间小土房,用镐呢,咱们就开始挖鱼池。”

    2001年6月,张文生瞒着家人,在吉拉吐乡租了一片荒地,开始挖鱼塘建养鱼场。按照医嘱,糖尿病患者不仅在饮食上要少吃多餐,还要禁忌过度劳累,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失明、截肢等严重的并发症。尽管挖鱼塘、建鱼场也请了工人干活,但没日没夜地操心张罗让身患糖尿病的张文生处在了一种危险的边缘。

    鱼塘还没挖一半儿,这件事儿就传到了妻子张玉华的耳朵里,她非常生气,让丈夫病退在家就是为了好好休息,可他却干起这样的活,况且,在这里养鱼就一定能赚钱么?就连张文生的一些朋友也很不理解。

    姜志权:“病得那么重,你有钱你存起来放银行非常稳当,又有老婆又有孩子得,你往这里投,万一你有个差错。”

    张文生:“但是我就总这么想,人要想去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我好好做,我就认为,我一定会做好的。”

    怀着这份不变的信念,张文生买来大量的书籍,开始学习水产养殖技术。2001年9月,一个20亩的鱼塘建好了,房子盖起来了,张文生不顾妻子和家人的反对,搬到了鱼场。他拿出上班时积攒的5万多元,相继从天津买回了几批鱼苗,雇了两个工人,开始了他的养鱼生涯。

    在东北地区,进入冬季,由于降雨量减少,冬季缺水一直是当地水产养殖要面临的问题,张文生也不例外。

    这是吉拉吐乡十里外哈达山脉龙坑水系的泉水,一年四季都是活水。2001年冬季的一天,无意中来到此地的张文生,被这清澈的山泉水所吸引,他把这里的泉水引到养殖场,补充到鱼塘。他自己也没想到,当时的这一举动,却在几年之后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

    张文生:“当时我就想到了这个泉水,我就开始施工,下管道,把泉水引到了咱们这个渔场,冬季补水就用这个泉水。”

    花了10多万元,埋下了地下管道,鱼苗越冬缺水问题解决了,可灾难却悄然而至。2002年的春节,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欢声笑语的节日气氛中的时候,张文生一家却黯然神伤,由于起早贪晚地劳累,他的糖尿病严重复发,医生的话更如晴天霹雳般粉碎了他的全部希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泉水鱼 品种 草鱼 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