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给5万吨萝卜找出口


金秋10月,一进大寨乡,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甜甜的萝卜味。趁着晴天,农户正忙着把满地的萝卜晒成萝卜干儿,3万多亩的萝卜要赶在霜冻来临前晒好,对于农户来说,现在的时间非常宝贵。

种植户:“一般人家都把大条晾在上面,第一个是将来捆条时候好捆,第二个是上面的干得快,小条跟冻条差不多少钱,一般人都没人管它了,大条能出口的,晾白净不是能出口吗,多值钱。”

罗家村支部书记贺文臣:“过完霜降,气温下降了,正好是风干季节,切完三四天条就干了,正好赶上好时候。”

这两年出口行情看好,大寨的萝卜越种越多,全乡4万亩耕地中3万多亩种上了大根萝卜,还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的种植,今年的萝卜又是一个丰收年。

罗家村支部书记贺文臣:“萝卜长得好,拔起来也有劲儿,这个萝卜都得达到50多厘米。”

种植户:“吃都是甜的,仅次于苹果。”

再过几天,萝卜条的收购旺季就开始了,各村的经纪人现在已经开始四处活动着跟农户定货了。

种植户:“不合格的人家不要,多少钱人家都不要,只收合格的,合格了人家不拿你,条要好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都愿意卖给她。”

大寨乡罗家村经纪人李晓燕:“长度超过30厘米了,亮度也合格了,一般情况下,萝卜条达到这个水平,出口日本出口韩国哪都合格了。”

个世纪80年代,大寨的萝卜还主要是销住国内酱菜市场,第一个把萝卜条大批量地卖到国外的就是罗家村这个叫李晓燕的女人。

2000年,就在晒萝卜条的时候,李晓燕为了负担两个孩子念书的学费,背着几把萝卜条到外地跑起了销售。

李晓燕:“到大连以后我就找了很多家酱菜厂,通过调查研究,后来找到了这个韩国客户。

韩国人喜欢吃用萝卜干儿腌制的咸菜,李晓燕带去的萝卜条儿被那个韩国企业负责人一眼就相中了,但当李晓燕提出合作的时候,对方却犹豫了。

李晓燕:“毕竟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注册单位,对咱们不是太信任,他说我就看你货做的质量怎么样,他说你就先给我发过来一个柜我看看。”

一个柜就是一个集装箱,一集装箱能装25吨萝卜条,没有合同,没有定金,还要运到大连港口去交货,李晓燕回家跟丈夫商量这笔生意能不能做。

李晓燕的丈夫李永平:“当时我们家里的说,现在的买卖就是这样,人家如果把定金给你了,人家还有那个想法呢,把定金给你是不是把货能发过去,另外是不是质量能给保证住。”

李晓燕:“对方的背景我也有所了解,他要是做买卖的人,不能以骗这一个柜的萝卜条就完事儿了,他不可能那么做。”

东拆西借,李晓燕凑了十万元钱,收购了25吨的萝卜条,并且按韩国客户的要求切成同样规格的段儿。

李晓燕:“达到4.5厘米,都这样。”

记者:“每根都这样吗?”

李晓燕:“对,抽样检查,一般一集装箱是25吨,抽检十袋八袋的就可以,抽十袋八袋一检查,但是封包的时候我也是跟踪的。”

提心吊胆地把25吨的萝卜条儿发到了大连,一个月后,那家韩国企业真就把款给李晓燕汇过来了。

李晓燕:“别看是一个农村妇女,做的货质量还挺好,所以当年就定了200吨,一直到前年去年定单达到600吨。”

现在李晓燕每年靠萝卜条出口能挣50多万元。在她之后,大寨乡相继有100多个经纪人也都做起了出口,经纪人跑市场,大寨萝卜条的价格水涨船高,由原来一斤不到2元钱涨到现在一斤3元左右。

记者来到兴城的第二天,这里下了一场中雨,晒萝卜条赶上了这种天气就有点麻烦了。

种植户:“下雨这杆沉,雨下大杆都倒了。”

记者:“影响卖吗?”

种植户:“影响卖,折多少啊,还减产呢。”

萝卜条的行情虽好,但是晾晒受天气制约很大,罗家村的李永成在偶然间开辟了另一条出口方式。

2004年李永成种了100亩萝卜,当时有个天津的酱菜厂定了收他的鲜萝卜,但是到了10月份,眼看人家的萝卜条都晒完了,也不见客户来,无奈之下,李永成把萝卜拉到家里腌了起来。

大寨乡罗家村经纪人李永成:“当时腌上那天也没有想卖给谁呀,因为也真没有客户,也没有主,没人买。”

每天看到这些腌萝卜李永成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萝卜 风干 霜降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