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把笤帚卖到国外去(视频)


        现在正是农村春耕大忙季节,河北省乐亭县的一些老百姓在忙完自己地里的活后却开始为东北的高粱种植担心起来。

        乐亭县前黑王庄村杨大容:“它如果种植面积大,墒情也好,将来这个苗长的也挺好,我们这个心态就稳当一点。如果种得少,资源这一少,我们肯定要着急。”

        那么东北的高粱种植到底与乐亭县的老百姓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前黑王庄村村民:“像高粱米我们不用,就是买他那个高粱杆。”

        乐亭县前黑王庄村杨大容:“像过去这个苗子,也就是1元多钱一斤,现在已经达到了4元来钱,3.7、3.8元一斤。”

        前黑王庄村村民:“一年我们得拿四五百万元钱去买这个高粱杆。”

        乐亭县不仅每年大量收购东北的高粱秸秆,而且内蒙 新疆 江苏等地的大多数高粱秸秆也卖到了乐亭县,那么乐亭县的老百姓收购高粱秸秆到底用来做什么呢?

        乐亭县的老百姓加工笤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加工笤帚的技艺世代相传,由于笤帚名气大,所以以前当地老百姓加工的笤帚都卖到了周边的一些大城市,然而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象这种用高粱秸秆加工的笤帚逐渐被其它清扫工具所取代。

        王建军:“传统的市场越来越小了,就是这个农村用户比较适合用,这个城市的现在不都用墩布啥的了吗,市场比较小了。”

        村民:“买的人少了,确实是少了。”

        前黑王庄村的王建军虽然只有三十五岁,但是已经做了十八年的笤帚了,依靠祖传的技艺王建军靠做笤帚为生。

        王建军:“原来我们就扎传统式的这一种笤帚,这种笤帚就是费工,就是美观,扎的瓷实,耗的时间长。”

        记者:“原来只有这个品种是吗?”

        王建军:“嗯,原来就这一个品种。”

        就是这种笤帚,王建军曾把它卖到了东北三省的一些大城市,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自己的生意开始越来越差。

        王建军:“卖得最低的时候卖过几毛钱一把,七八毛钱的时候都有。”

        记者:“那个不是赔大了吗?”

        王建军:“那是。”

        由于做传统笤帚已经很难养家糊口,于是2000年王建军放弃了多年的手艺开始在家安心种地,2004年九月,一个老客户的到来又使王建军有了重操旧业的想法。

        王建军:“这个山西人是我们一个老客户,他到这儿吧,说这种新式的笤帚,就是照你们老式的不一样,你们能不能做。”

        记者:“当时他自己带了一把是吗?”

        王建军:“对,他自己带来的样品,到这儿我看了看,照咱们的老工艺不一样,但是咱们也能做得了。”

        这个山西客户当时一下就定了五千把,而且当时给出的价格是七元钱一把,王建军一算帐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就接下了这个订单。

        王建军:“笤帚属于大路货,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扎大路货,就是建筑上用的,就是扫水泥,扫水泥的,这种就是刷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高粱 品种 处理 高粱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