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外行女人 玩转渔庄(视频)


        2008年2月初,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一直是雨雪交加,本村村民徐敏利混在男人堆里显得分外扎眼,他在组织人员把池塘里的鱼捕上来,卖给一家江苏客商。她怕天气再恶劣,运输就会成问题,影响今年鱼的销售。

        徐敏利:“抱个鱼还真不容易呢,要按住这里。你让他们抱抱,他们不一定会抱的。”

        记者:“这是什么鱼啊?”

        徐敏利:“这是青鱼。”

        20多斤的青鱼在徐敏利的怀里就像个熟睡的孩子,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徐敏俐今年43岁,19岁时就在市场上卖鱼,一干就是10年。2004年徐敏利又与鱼结缘,在荻港村养鱼。
 
        徐敏利:“这一片水塘有8、9亩,今年能卖个18、9万,我有8块这样的鱼塘。今年丰收,开心。”

        靠着卖鲜鱼,徐敏利今年就能收入近100所万元,可是徐敏利一年的收入并不单单这些,池塘边上这块占地300亩的地方,曾经是块荒地,现在它成了徐敏利赚钱最大的平台——一家投资4000多万的渔庄。每天游客的接待量在1500人,平均每天每人在餐饮、住宿、土特产上的消费在200元左右。一年就能给徐敏利带来2000万元的财富。

        在当地,谁都在问,徐敏利,为什么敢在一个村子里的废墟上砸下这么多钱?

        荻港村位于浙江湖州和菱湖之间的古运河畔,徐敏利是荻港村土生长的人,十年前经历了一次失败婚姻的徐敏利在妹妹的化工场打工,做营销。到了2003年,徐敏俐已经积攒了近200万元钱。

        徐敏利:“没前途,钱挣的不安心。”

        2004年,徐敏俐有了改行的念头,她把目光投到了鱼的身上,可是这次她不想单单卖鱼,她觉的卖鲜鱼利润低,正在她犹豫该怎么办时,村子里来的一批客人吃饭时遇到的尴尬事引起了她的注意。

        徐敏利:“有一位领导带人来考察新农村,人多,吃饭的时候,几个饭店都坐不下。”

        荻港村党支部 副书记  章金财:“手忙脚乱,没地方吃食,很没面子。大家分了几个饭店吃,我们感到很没面子的。”

        原来从2003年开始,荻港村进行了古镇风貌的恢复,村庄内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也进行了建设,在短短一年荻港村的古村落成了江南旅游的景点,前来观摩学习的旅游团开始络绎不绝,可是吃饭问题却成了村里的老大难。村里的这件尴尬事反倒给了徐敏利一个灵感,可不可以把鱼做成菜,开渔庄呢。

        徐敏利:“我就有一种感应,你这个新农村建设,看看,就可能到我这个渔庄来吃饭,有这种想法。”

        徐敏利把开渔庄的想法告诉给了家里人,结果遭到全家人一致的的反对。

        徐敏利:“城里高楼大厦的,谁来这里吃饭啊。”

        徐敏利犹豫了,就在这时听说了徐敏利有开渔庄想法的村支书吴瑞春和章金财,突然登门到访。没别的,他们就是冲着徐敏利开饭店的事来的。

        荻港村党支部 书记 吴瑞春:“我们是个古村,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那么这里有一个渔庄,那边就是一个古村,这样呢,大家来的人都对我们这里呢,都很看好的。”

        村里的规划和徐敏利的思路不谋而合,再加之吴瑞春的讲解,让徐敏利更是开了窍,不仅了解了形势,更是了解了政策。她暗暗下了开渔庄的决心。可是她却当着村支书的面,来了个欲情故纵,讲了一大堆困难,临了给村支书撂下一句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鱼 营销 新农村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