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不大不小 多赚就好


  马文全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的一个普通养鸡户,今天他的鸡出栏,街坊四邻已经帮他忙了大半夜了。

  养鸡户 马文全:“从昨天晚上十二点就开始,我们这一共是20多个人,开始抓鸡。”

  可是马文全卖掉的这一万多只鸡个头比鸽子大不了多少,也就一斤多重,这鸡还没有打鸣下蛋怎么就卖掉了呢。

  记者:“你这一批鸡养多长时间。”

  养鸡户 马文全:“养40左右天。”

  记者:“我看你这鸡这么小就卖了它。”

  养鸡户 马文全:“因为用户需要用这样的,再大了他就不要了。”

  原来马文全养的是合同鸡,对方要求斤两控制在均重2.16斤,收购价格是4.1元1斤,超出市场价0.2元,如果小鸡重量大于小于那个标准,卖价都会被压低。

  像他这样方圆百公里之内还是有四百多家养殖户养这种不大不小的鸡,全会卖给一个人,那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孙清良是保定市定兴县一家蓄禽公司的老总,那些养殖户的小鸡每天都源源不断的送到他这里来,现在孙清良最忙的时候就是早上,他要看看收上来的鸡够不够数。

  孙清良:“我们每天收鸡都在两万只以上。”

  当地的养鸡户没有不知道孙清良的,因为他是第一个做小鸡生意的人,靠着这项买卖2007年孙清良就赚了400多万元。

  2001年以前孙清良并不做小鸡生意,当时他把在屠宰作坊里宰好的四五斤重的大白条鸡让二弟孙清柱拿到北京的批发市场上做分割鸡销售。

  二弟 孙清柱:“竞争者太多了,那会儿得10多家做大鸡的,阎台村就10多家,10多家宰大鸡的,一去北京市场就十多车,开始的时候才三车,后来多了,他们宰鸡的不挣钱了,我们卖鸡的最后都往下砸价,就完了,没行市了。”

  竞争者一多孙清良的买卖就时好时坏,每年只有六七万元的收入。正在这时候,北京一个做了多年生鸡买卖的老板找到了他想收购一斤多重小鸡。

  食品加工厂 张志强:“老百姓买一只大鸡回去比较贵,重量重它就贵,这样吃不了还得放着就不新鲜了,我们尝试做一些比较小个儿的鸡,让消费者一顿饭能吃完。”


鸡雏

  当时市场上几乎没有卖小鸡的,把大白条鸡分割以后销售,各个部位明码标价比整鸡销售利润要高得多,很多人不愿意卖小鸡。

  北京市场上的商户:“不愿意弄小鸡。”

  记者:“为什么?”

  北京市场上的商户:“太麻烦了,因为怕挣不了多少钱,当时没人愿意弄那种小鸡。”

  孙清良:“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反正就是从大鸡里边给他挑了一部分小鸡。他要几十只的话他刻意的要, 我们给他的价格比大鸡还要高一点。”

  见张总要收小鸡,孙清良就尝试着把收购来的少量的小鸡价格提高了一些。

  食品加工厂 张志强:“当时肉鸡的价格应该在每斤3元左右,他给我的价大概在4元左右。”

  记者:“小鸡吗?”

  食品加工厂 张志强:“对,小鸡大概在4元左右。比市场高出大约20%左右。”

  让孙清良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居然接受了,而且,以后要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食品加工厂 张志强:“因为我们一看只要消费者吃到的东西,吃到以后他就要回头,就想买第二只。

  孙清良:“随后几天,他就连着要,今天要几十只,明天要100只,后天要200只。 随着量的增加,我们就发现这小鸡也是一种市场。”

  孙清良发现卖小鸡价格高,竞争者又少,干脆放弃了大鸡生意,上了一条专业生产线,专门做小鸡屠宰,但当时养鸡户们都愿意把鸡养大点再卖。

  养鸡户 张国芳:“那个时候挣钱多不是,你一个鸡得挣四五元钱,那时候大肉鸡,小鸡最多也就是挣2元多,一元六七,一元五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鸡 肉鸡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