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野生的蓝莓出深山


   2007年七月的一天,一大早,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的赵龙福就进山了,每年到了七八月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月,他几乎天天要进山。

  今天记者跟着他一起进山,找一种当地野生的小野果,不一会,赵龙福就发现了目标。

  赵龙福:“这个现在它没熟透,熟透(之后),弄个簸箕,簸箕往里面一放,这么一扒拉,它都掉下来了,掉簸箕上了,然后把那个树叶一拨,然后呢,把剩下的倒筐里去。”

  他摘的这种野生小果当地人叫做都柿,每年这个时候,当地的村民都会采摘这种野生的小果子,抚松县地处长白山脚下,这种被当地人叫做都柿的野生小蓝果,其实就是平时我们熟悉的 “蓝莓” ,野生蓝莓成熟的季节,有很多的村民上山采摘。

  赵龙福:“就是走的越远人去的越少,人去的越少,它不是就采的越多吗,这越近走的越近,人都去,你就采不着了,是不是。”

  村民每天一大早上山,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最多一天能采一二十斤的蓝莓,由于这种野生的蓝莓果集中的成熟期在一到两个月之间,但是价钱卖得很高,所以很多的村民都在七八月份抢摘野生蓝莓果。

  赵龙福:“发现就一片,发现不了就拉倒,反正现在就说是知道的地方吧也就那么几片,大伙儿也都知道。”

  王向东:“听说这玩意对人体吃了有好处, 这玩意他们说在大城市超市都三四十块钱一斤。”

  这种蓝莓果有外地客商来收购,卖到了十几块钱一斤,这种不用本钱的好生意让村民们趋之若鹜,但是最快的快手一天也摘超不过二十斤,即使能买那么高的价钱,没有数量也是白搭,但是就在同一个县城的兴参镇,却有一个人一天就能采摘成百上千斤的蓝莓,因为量比较大,他的蓝莓都囤积在冷库里,这个人就是兴参镇的宋庆利。

  宋庆利:“因为蓝莓不易储存,运输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呢,只有把它冻起来以后,才能方便储存和运输。”

  宋庆利是抚松县兴参镇人,原来在镇小学教书,可是有一天,他却突然辞职了,紧接着,宋庆利做了一件让大伙更加费解的事,他一个人搬到镇边上的小山头,在山头搭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几个月都不下一次山,村民看着都觉得他行为怪异。

  秦立国:“老百姓都觉得他傻,精神不好,都那么寻思。”

  原来一次宋庆利在网络上偶然看到蓝莓的市场前景很好,而且这种浆果在国外很紧缺,他知道抚松县的山林有这种野生的蓝莓果,打听之后,知道收野生蓝莓的市场价格在十几元一斤,但是毕竟是野生的,数量越来越有限,明明知道蓝莓的市场行情好,却苦于没有资源,这时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种野生蓝莓能不能尝试人工种植呢?

  宋庆利:“因为咱们这个长白山地区呢,有野生资源,说明这个物种可以存在,可以生活,咱们种完人参的土壤呢,几乎都是酸性的,所以这个地理环境就决定了可以种这种蓝莓。”

  宋庆利就在小山头做起了试验,但是实验是艰苦的,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待就是六年的时间。

  宋庆利:“自己在那儿做饭,点那小蜡头,大多数的时间我晚上都在看书。”

  可是野生移植下来的蓝莓能活着越冬的很少,就算活下来的蓝莓,也并没有结出果实,宋庆利到处寻找专家,通过多方了解后,知道了有一种美国的蓝莓苗可以人工种植,问题是这种苗却不一定适应长白山的自然环境,他经常跟县里农业局的张宗君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张宗君:“它要求的土壤呢,一个是要酸性,偏酸性,PH值呢,在4.1到4.8之间最好,最合适了,再一个呢,它必须要求土壤疏松、湿润,但不能滴水。”

  他们把美国的种植蓝莓苗与长白山野生的蓝莓苗嫁接后,又经过两三年的培育,终于在第六年的时候培育出了人工种植的蓝莓苗。

  宋庆利:“这个一亩地大概需要500到700株苗,每株苗呢大约在十几块钱,它一亩地呢,大概可以产到一两千斤鲜果。”

  他包了一百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新培育的蓝莓,一年后,他的一百亩蓝莓地接了果,能结出一千多斤蓝莓,但是他也遇到了问题,蓝莓卖给收购商,种植的成本很高,所以想要真的从蓝莓那里得到好效益,就必须自己进行加工处理,但是现有的蓝莓产量又没有必要建厂房,宋庆利面陷入两难的境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蓝莓 人参 嫁接 成熟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