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一公斤牛奶为何多卖六角钱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量有71万头,2007年8月,记者到这里采访时,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这里一部分农户的牛圈都空着,个别农户家只有一两头牛栓在院子里。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察素旗镇村民 陈月贵:“这个牛都十多岁了。”

  记者:“那你这奶牛怎么处理?”

  陈月贵:“就卖肉牛啊!”

  记者了解到农户家里只有少量产奶量不高的奶牛,他们把产奶量高的奶牛送到了一个叫奶联社的地方。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莜莜板镇村民 张牡丹:“我们签了5年的合同,就是他们半年给分一次红。半年500块钱一头牛,一年1000块钱。”

  那么奶联社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农户为什么要把奶牛送到奶联社呢?

  前些年,大型乳品企业在入驻呼和浩特市,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农民靠卖牛奶赚钱收入也不错。可是从2004年年初开始这里的农民却发现养奶牛不赚钱了。高亮宽养奶牛十多年了,家里有7头奶牛,可是饲料价格突然上涨,养殖成本一下子增加了1倍。

  记者:“饲料贵到什么程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莜莜板镇村民 高亮宽:“玉米6毛5一斤了,贵了1倍了。”

  记者:“那时候成本得多少了?”

  高亮宽:“得3000块钱。”

  成本增加了,每公斤1.6元的奶价却保持没变。这样2004年一年,高亮宽不但没赚钱,反而赔了1万多元, 2005年4月,高亮宽只好咬牙把奶牛当成肉牛卖了4头。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莜莜板镇村民 高亮宽:“辛苦点反正是少赔点,越养的多赔得越多。”

  当地,像高亮宽这样赔钱的农民还有很多。面对困境,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副局长 范挨计:“在模式上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奶牛小区的建设,还有推广协会,但是它的效果都不很明显。”

  就在农民都在为养奶牛不赚钱而发愁的时候,却有一个企业提出只要养殖户把奶牛送到他们那养殖,不用负担任何费用。而且每年还会分红。

  他就是这个企业的发起人,叫乔富龙,是奶牛营养学博士,2003年从加拿大回国后他一直在研究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技术。他认为,目前北方农民养奶牛所用的饲料中大部分是精料。这样的饲料配比会造成奶牛减产。

  奶联社负责人 乔富龙:“如果喂的含精料太多,而精料中一半又是玉米。这个情况下奶牛很容易出现一些代谢疾病。因为代谢疾病反而对牛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低产, 产奶期缩短。”

  而这些精饲料也增加了农民的成本,使农民进入了高成本低产出的恶性循环。

  奶联社负责人 乔富龙:“玉米涨价饼粕类涨价,精饲料涨价很快,过去几年提高了50%的价格,所以农民的承受能力很有限。”

  乔富龙认为养奶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多用优质粗饲料喂牛,减少精料的喂量,产奶量就会提高20%到50%,成本也会减少。虽然农民也知道这个理。但是由于优质的青贮饲料制作过程复杂,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农民是没法承担的。

  奶联社负责人 乔富龙:“现在如果农民做的话,把一亩地里的玉米割倒,捆起来,就要50块钱。然后把一亩地的玉米拉到青贮窖旁边,砸碎的话也至少100块钱。就要150块钱的成本。而且用普通砸草机砸了以后,储存出来的全株青贮玉米的损失量会很大。”

  2004年,当乔富龙看到全国奶牛产业因为饲料上涨而陷入困境之后,他就萌发了要建立一个企业的想法,他想用优质粗饲料规范饲养奶牛。靠提高单产和牛奶质量赚钱。

  2005年年初月乔富龙和三个大学同学合作注册了公司,成立了奶联社,他们租了300多亩土地,投资5000多万元。

  奶联社万事具备,只欠奶牛。他们想到可以把农民的奶牛集中起来饲养。乔富龙的同学仝宝生主动提出做奶联社的管理工作,他向农民承诺,只要农民把自己的奶牛送到奶联社集中养殖,每年都能拿到奶牛估价的20%作为分红。饲料、检疫等费用全部由奶联社出,农民完全不用承 担任何养殖风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玉米 牡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