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王桂军的蝈蝈总动员


   这是河北省内邱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让邻居们来串门的,夜幕降临之后,小院的主人王桂军开始工作了。

  记者:“这为什么要在晚上抓呀?”

  王桂军:“因为它晚上不爱活动,容易被抓住,白天不好抓,容易逃跑。”

  记者:“抓了给谁呢?”

  王桂军:“明天有一个老客户要来,我给他准备的,要20公斤,这个老客户可怠慢不得,因为他每年都要我不少货,最少两三吨吧,大概抓下来半小时吧,最快的时候,一小时抓过一万只。”

  就在这个小院里,王桂军养了二十多万只蝈蝈,靠着这些小虫子,王桂军每年就能赚50多万元。

  别看王桂军现在事业如日中天,七年前,还是养啥啥赔钱,一直想找点赚钱的行当。

  2000年冬天,王桂军在天津的花鸟市场外面的汽车站等车,等了半天车也没来,他就跑到市场里面看热闹,没想到这一看,竟让自己今后的人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在一个卖蝈蝈的摊位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几个人还在大声地争执着什么。

  王桂军:“后来我听别人说成交了,成交了,我就问旁边的人,我说卖了多少钱,人家说卖了3000元,当时我说这个东西能值3000,我小时候在老家经常玩,这个东西比老家的牛还值钱,比那个猪还值钱。”

  王桂军没走出市场心里就打起了算盘,自己老家的地里到处都是蝈蝈,不说卖3000元,就是三块钱,那也是无本的买卖。

  蝈蝈是一种昆虫,在我国北方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只有公蝈蝈才能鸣叫。

  王桂军:“右手是公的,左手是母的。公蝈蝈它这个翅膀它是重叠的,左压右,这样的话才能发出声音来。左边这个翅膀碰它的话就发出声音了。”

  母蝈蝈不具备这种生理结构,不能发声。

  蝈蝈一般只能在夏秋两季存活,到了冬天,自然界的蝈蝈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

  第二年一入夏,王桂军就赶紧找人逮了一袋子公蝈蝈全部放在一起,准备带到天津的花鸟市场赚一笔。没想到还没运到市场,蝈蝈在袋子里互相撕咬死了一大半。第二次,王桂军借钱买了五六百个芦苇编的小笼子把蝈蝈分开装,本来以为这次能赚钱了,刚到市场,就傻了眼。

  王桂军:“人家那些行家一看咱这个蝈蝈的话,人家说咱这个品种比较杂,你这个颜色不纯正,铁的不像铁的,绿的不像绿的,很少有人问。”

  原来市场上卖的并不是自己老家的草白蝈蝈,一个小蝈蝈还有这么多门道,他到市场上打听,想拜师学习养蝈蝈的技术。

  王桂军:“我听旁边的人说,他们就是专门份蝈蝈,北京、天津说份蝈蝈,份蝈蝈的意思就是孵化,当时人家说我给人家万两人家人也不教我,把我气坏了。”

  自古我国民间就有养蝈蝈的传统,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掌握蝈蝈的孵化技术,而且从不外传。

  冬天的蝈蝈都是人工养殖的,十分稀少,所以价格也比较高,王桂军想尝试反季节养殖蝈蝈。他从北京的密云引进了500对品种纯正的蝈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试验。

  直到2004年的5月,王桂军终于看到了希望。

  王桂军:“第二年春天,没有挖的这些卵,突然小蝈蝈给出来了,当时我就为之一振。”

  王桂军豁然开朗,蝈蝈的卵只有经过高温,低温,高温三个阶段才能孵化,头年在地里没挖的卵竟然孵出了5,6万只蝈蝈。

  这年7月,王桂军还没来得及卖公蝈蝈,就打听到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他听说山东有吃蚂蚱的传统,肚里有籽的母蝈蝈在市场更受欢迎,如果能找到这样的食用市场,连用来喂鸡的母蝈蝈都能派上用场,他到济南找了个小旅店住了下来。

  王桂军:“在小旅馆里边住,然后那个老板告诉我说,你去章丘看看吧,因为章丘有一个老板也在他们这儿住过,有他的电话。”

  这个老板就是章丘市普吉镇的李胜让,他从1996年就开始养蝈蝈,在当地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章丘市近千家饭店每年能吃掉上百吨母蝈蝈。当地的昆虫经销主要集中在水产市场,李胜让把王桂军介绍给当地几家水产市场的收购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芦苇 重叠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