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双方各怀心腹事,乡政府是暗中观察,刘贵福则是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在珍珠泉按营扎寨。
珍珠泉乡副乡长 崔富成:“拿歌声打动我们,应该说也是一种方式。”
记者:“每个人都会唱歌,为什么他的歌声能打动你?”
珍珠泉乡副乡长 崔富成:“他给改的词,主要他改的词里有珍珠泉,珍珠泉啊,珍珠泉啊,我的故乡。他把词改了之后,我的印象比较深的。他唱歌,改词,唱珍珠泉我的家乡,印象深,这有讨好我们的意思。”
酒席上,平时擅长唱歌的刘贵福刻意用歌声表达了自己要在珍珠泉扎根、创业的强烈愿望。借此机会,刘贵福也向乡里领导大吐了一番苦水。讲述了自己生意失败,远走他乡的经历。酒过三旬,刘贵福突然夸下海口,上来就许诺养888只鸭子,这在珍珠泉还是首例。
刘贵福:“谁做事不想多挣点钱。你反正是养,养300只什么效益,养800只是什么效益。当时我想啊,一只利润大约在50元钱,300多只不才1万元钱嘛。一年利润,800只一年利润不是4万元利润嘛。再说我养888只,领导一看,老刘挺有魄力,他也肯支持我啊。”
当地政府接纳了刘贵福,并许诺刘贵福在养鸭上和当地村民享有一样的优惠,一只鸭苗贴补3元钱,刘贵福只需付5毛钱。2003年初,刘贵福全家开始了在珍珠泉乡的养鸭卖蛋生活。
刘贵福妻子:“天天吃咸菜,跟一个姓曹的村民借菜,人家没借。”
在珍珠泉人的眼中,刘贵福一家人还是外人,为了让村民尽快了解接受自己,刘贵福嘱咐全家老少,再穷再饿,不许掰村民的玉米,不许拿村民的菜。因为在珍珠泉,鸭子都是人放天养,再补充点玉米、青菜。而刘贵福在东北养的鸭子都是靠喂饲料撑大的。现在到了北京,养鸭子的规矩变了,让刘贵福一家一下还真不适应。
刘贵福儿子:“全都靠天然采食,我们就不会养。在东北是纯是喂饲料,在这边为了达到天然,都是喂它菜什么的,怎么不会养呢,那样他下蛋少啊。”
既然到了珍珠泉,就按照当地的养鸭规矩办,可是刘贵福在珍珠泉屋无一间,地无一垄,喂鸭子的玉米、稻谷从哪里来?到了2003年6月, 888只鸭子眼看着要短顿了。此时鸭子刚刚产蛋,如果就此断顿,大半年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无奈之下,刘贵福硬着头皮找到珍珠泉乡政府,他要借钱。
珍珠泉乡乡长 孙平:“孙乡长借2万,我借2万。敢借是因为他见效益了。98%的成活率。再有就是他的吃苦精神最感动我,和鸭子同吃同住。”
其实刘贵福不知道,珍珠泉政府平日已经派人暗中观察刘贵福有一段时间了。98%的成活率,95%的产蛋率让他们眼前一亮,这在当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就连当地的老百姓也开始注意起了刘贵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刘贵福给鸭子建的大棚,正是这个大棚才带来了那么高的产蛋率。可这个大棚就是东北冬季种蔬菜扣的塑料棚,在东北养鸭户门也是靠这个保证鸭子冬季下蛋过冬的。就连当年拒绝借给刘贵福家青菜的曹—也开始登门请教了。
村民:“鸭棚就是跟刘贵福学的,我就看着他这么弄,我就这么弄。”
刘贵福:“感到好奇,他们好多人,我们盖大棚,他们过来看。他们的产蛋啊顶多有一个瓦盖上,四眼都通风,鸭子实际上它冷,它不说话,它不会说就,它冷它受不了,命能保住就不错,它下什么蛋。”
刘贵福是来者不拒,有问必答。2005年6月,刘贵福的鸭子数量达到了近2000只,因为有了塑料大棚,鸭子冬季保证了产蛋率,珍珠泉乡逐渐有了7、8家养鸭户规模也达到了800只以上。不知从何时起,当地人开始称呼他刘老鸭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称呼就叫开了。因为珍珠泉乡的鸭蛋一直有统一的品牌,不愁销路,占据着延庆的山特产品市场,所以刘贵福变的自信了,和村民的关系变得融洽了。
可是2005年年末,两个来东北老乡的到来打破了刘贵福的小日子,也勾起了刘贵福心中的陈年往事。
刘贵福:“来了两个人,是来要债的。我怕他们认为我是讨账的。”
对于还债问题,刘贵福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尽快挣钱成了刘贵福唯一的生活目标。刘贵福毕竟是经过商的人,为了尽快赚钱,刘贵福决定自产自销,提高鸭蛋的利润,2006年初,刘贵福一家在延庆县城的恒生市场开了一家山特产品店,主销珍珠泉鸭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7-12-20/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