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群热应激的缓解措施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每年夏季都会出现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当温度超过28℃,特别是32℃以上时,鸡群往往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产生热应激,严重影响到鸡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产品质量,并可导致鸡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1  鸡热应激的症状  

  1.1  鸡采食量减少,甚至废食,而饮水次数和饮水量增多。
  
  1.2  大多数鸡聚集在鸡舍内较阴凉、通风或潮湿的地方,鸡不愿走动,蹲伏在地面上,躯体紧贴地面或垫料。  

  1.3  出现热喘息,呼吸频率显著增加,张口伸颈喘气,两翼张开下垂,胸廓出现明显的快速而剧烈的收缩和扩张。  

  1.4  当环境温度进一步升高时,热喘息由间歇性转为持续性,可见鸡颤栗、痉挛倒地,鸡冠苍白,进而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1.5  长期慢性热应激的鸡,部分鸡可出现脱毛现象。  

  2   热应激的缓解措施  

  2.1  创造适宜的鸡舍环境,降低鸡舍温度  

  2.1.1  建造隔热和通风性能良好的鸡舍:  鸡舍一般为东西走向,屋檐应超出约1米,以避免阳光直射;鸡舍顶和向阳面涂成白色,以反射热量;选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纤维板吊成天花板,作为隔热层;或将鸡舍屋顶建成双层屋顶,两层中间留10~15厘米的空隙,便于空气流通,阻断热传导。  

  2.1.2  搞好舍内通风降温: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鸡舍内安装风扇或鼓风机加大通风。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将横向通风改为纵向通风,并在空气入口处安装水帘来作为增湿器,降温效果明显。另外,在鸡舍顶用淋水或喷水雾化装置可增加屋顶的蒸发散热,缓和屋顶的热量传向舍内。

    2.1.3    植树种草:    在鸡舍周围2~3米处种植生长迅速的常绿树木,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必须修剪,让树冠高出屋檐,减少阳光直射。在鸡舍周围空地种植草皮减少热辐射。  

  2.2  加强饲养管理  

  2.2.1  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浓度:  热应激时,鸡的采食量下降,为保证鸡每日所需能量的绝对摄入量,应适当提高日粮 的能量水平,降低日粮单位营养的容积。可采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为能量来源,因消耗脂肪产生的热增耗较少,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另外,还应适量增加日粮限制性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特别是提高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B族、钙和磷的含量,以补偿因采食减少而造成的营养不足,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2.2.2  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  由于鸡没有汗腺,热应激时主要靠呼吸蒸发水分散热,其中80%热量是通过蒸发散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鸡的耐热性下降。因此要放置足够数量的饮水器或采用自动饮水装置,全天不间断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饮水最好使用清凉的深井水,有利于降低体温。  

  2.2.3  改变喂料时间:  避开高温时间喂料,可在早晚凉爽时间喂料,晚上增喂一次,在中午高温时仅喂一些瓜皮、蔬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也可在清晨日出前几个小时内频繁少量上料,以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  

  2.2.4  控制鸡群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常因鸡的自体散温而使舍温过高,加重热应激的影响。一般在盛夏来临前,根据饲养方式结合转群、并群、淘汰等进行一次疏群,降低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  

  2.2.5  避免其他应激:  高温天气本身对鸡群是一种应激,若再进行转群、断喙、免疫、运输等,则会增加应激反应,加重死亡率。如需进行上述活动,可以改在阴天或早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  

  2.2.6  搞好卫生防疫,防止细菌性疾病:    及时清理粪便,每天至少清粪一次,每周进行两次带鸡消毒,消灭蚊蝇。由于夏季是大肠杆菌和禽霍乱的高发季节,可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羽毛 细菌 树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