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一旦发生本病,应严格隔离病禽,进行治疗,严重的应淘汰,并经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病禽舍、运动场和用具要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由于残存于禽体内的禽痘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不易杀灭,所以禽群发病时,经隔离的病禽应在完全康复2个月后才能合群。
  对于禽痘的治疗,目前尚未有特效的药物,对有治疗价值的可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禽的症状和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
  皮肤上的痘痂可用消毒剂如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用镊子小心剥离痘痂,然后在伤口处涂上碘酊、龙胆紫或石炭酸凡士林。口腔、咽喉黏膜上的病灶,可用镊子将假膜轻轻剥离,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碘甘油涂擦口腔。此外,以等量的硼砂和硫黄,加少许冰片配成散剂,或用冰片散、喉风散和醋酸可的松软膏涂擦口腔。病禽眼部发生肿胀时,可将眼内的干酪样物挤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冲洗,再滴入5%的蛋白银溶液。剥离的痘痂、假膜或干酪样分泌物应集中销毁,以防病毒的扩散。另外,用中草药验方外涂或内服进行治疗的,效果也很好。
  据报道,水杨酸制剂可以抑制禽痘病毒在细胞内的合成,尤以乙酰水杨酸钠效果最好。当鸡接种了大剂量的鸡痘病毒后,每天注射 0.05ml的10%水杨酸钠溶液2次,连续6d;或口服乙酰水杨酸钠,每天2次,每次0.25g~0.5g,连续6d,可以使病状减轻,病变的出现推迟,并可抑制禽痘病毒在机体内的增殖。
  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禽,为防止并发感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例如在饲料中添加0.08%~0.1%的土霉素,连喂3d;或在饮水中添加0.05%的金霉素,连饮2d~3d。同时,改善禽群的饲养管理,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或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饲料,若用鱼肝油或其他维生素制剂补充时,其剂量应是正常量的3倍,这将有利于促进组织和粘膜的新生,促进采食,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雏鸡刚发现痘疹时,用免疫鸡或痊愈鸡的血清进行治疗(每只鸡注射0.5ml),有较好的效果。
  发生鸡痘后也可视鸡日龄的大小,紧急接种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以干扰鸡痘病毒的复制,达到控制鸡痘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禽痘 火鸡 坏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