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是由禽痘病毒(avipox virus)引起的家禽和鸟类(鸡、火鸡、鸽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两者皆有的称为混合型。此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多为幼鸡和幼鸽患病,根据感染鸡的龄期、病型及有无混合感染,死亡率在5%~60%之间,并可影响其生长和产蛋性能,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痘一般不感染哺乳动物,其公共卫生学意义不大。
历史与分布 传说在史前就存在此病。100年前,Marx与Sticker认为该病是由滤过性因子所引起的。随后,发现病毒可以引起皮肤发痘疹,也作用于黏膜,并引起病变(Carnwarth, 1908)。Borrel(1904)在用鸡痘疹病灶进行涂片检查时发现有不少微细的小体,当时认为这可能是病原体。Woodruff和Goodpsture(1929,1930)证实包涵体(Bollinger氏体)中的病毒粒子为该病的病原体——鸡痘病毒。任何龄期、性别和品种的鸟类均可感染痘病毒。本病属世界性分布。
禽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目前认为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五种类型,包括鸡痘病毒、火鸡痘病毒、鸽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燕八歌痘病毒等,鹅、鸭有时也感染痘病毒。鸡痘病毒是其代表种。在自然条件下,每一型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强致病性,各种禽痘病毒彼此之间在抗原性上有一定的差别,但通过人工感染也可使异种宿主致病。
禽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DNA病毒,呈砖形或长方形,大小平均为258nm×354nm。在患部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和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形成包涵体,包涵体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病毒粒子,即原生小体(又称Borrel小体)。
鸡痘病毒具有吸附红细胞的性质,细胞培养物内的病毒增殖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测出。
禽痘病毒可在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增殖,也可用鸭胚、火鸡胚或其他种类的禽胚进行增殖。并在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产生致密的增生性痘斑,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鸡痘病毒在接种后3d~5d病毒感染效价达最高峰,第6d绒毛尿囊膜上产生致密而呈灰白色、坚实、约5mm厚的病灶,并有一个中央坏死区。鸽痘病毒的毒力较鸡痘病毒弱,病变的形成不像鸡痘病毒明显和普遍。接种后第8d病变厚5mm~6mm,无坏死。火鸡痘病毒与鸡痘病毒相似,但对鸡胚的毒力较弱,尿囊膜水肿且增生,坏死灶较大。金丝雀痘病毒的病变第8d时与鸽痘病毒相似,但病变的形成较小。
禽痘病毒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和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产生特征性病变,初期见细胞变圆,随后细胞产生坏死。鸽痘病毒感染细胞后于3d~4d引起细胞变圆,而在第8d~9d产生坏死。鸡痘病毒和火鸡痘病毒的致病作用相似,感染细胞后第2d始出现细胞致病作用,第4d~5d细胞变圆,第8d~9d细胞完全被破坏。金丝雀痘病毒引起的病变为细胞颗粒增多,细胞变圆不像其他病毒明显,细胞破坏发生于接种后3d~5d。
禽痘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物中能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蚀斑,与病毒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的痘斑有相似的环状带。鸡痘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约2mm~9mm,蚀斑为中央透明而周围则不大透明的环状带。火鸡痘病毒蚀斑的产生比较慢,蚀斑也较小。鸽痘病毒形成蚀斑的大小为1mm~3mm,并发生特征性的溶解,而其他痘病毒所形成的蚀斑则不溶解。金丝雀痘病毒产生的蚀斑比鸽痘病毒大,细胞形成空泡化,具有环状带。
痘病毒大量存在于感染皮肤和黏膜的斑痕组织中,有时也扩展到血液和内脏。痘病毒可在易感禽类的体内继代繁殖。
痘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当强,特别是对干燥的耐受力,上皮细胞屑和痘结节中的病毒可抗干燥数年之久,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对热的抵抗力差,将裸露的病毒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加热到60℃,经8min可灭活,但在痂皮内的病毒经90min的处理仍有活力。痂皮中的病毒在4℃低温下保存,经8年仍有感染力。病毒材料用五氧化二磷吸干后,保存于室温,可维持数年不失活力。一般消毒药,在常用浓度下,均能迅速灭活病毒。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鹅、鸭虽能发生,但不严重。许多鸟类,如金丝雀、麻雀、鸽、鹌鹑、野鸡、松鸡和一些野鸟都有易感性。已在分属于20个科的60种野生鸟类中有发病的报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6/13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