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优质獭兔皮生产技术



  (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在较大规模獭兔场、獭兔专业村以及獭兔生产重点县市,推行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发挥少数优秀种公兔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一个种群乃至一个地方獭兔群的质量。
  (五)安排适宜的繁殖强度和配种计划獭兔的繁殖性能特别是其泌乳力和母性较差,极不适合早配和频密繁殖。一般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獭兔适宜的初配年龄为6~7月龄,初配体重为3.0千克,最低不能低于2.75千克。在有肉兔作保姆兔的条件下,獭兔可采取半频密繁殖,年繁殖6~7窝;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年繁殖窝数以4~5窝为宜。
  (六)科学管理皮兔应笼养,忌地面散养;幼兔断奶后,按性别和笼位大小分窝,每窝2~3只,3月龄以上应单笼饲养。保持兔笼清洁、干燥,杜绝影响兔皮质量的诸多疾病,如霉菌病、疥螨病、兔虱、跳蚤、皮下脓肿、脚皮炎等。一经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兔笼彻底消毒。
  (七)适时取皮南方每年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北方为每年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4月份为獭兔皮最适宜的取皮季节。在其它季节,非换毛期的青年獭兔视情况亦可取皮。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达2.75千克以上的5~6月龄兔为獭兔适宜取皮年龄,在饲养条件较差时,可放宽至7~8月龄。
  (八)适法取皮正确的取皮方法是先禁食8~12小时,只饮水。
  宰杀时,可采取颈部移位法,一手握住两后肢,另一只手握住兔头,使头尽量后仰,同时用力直拉,听到颈椎错位的声音即可。亦可用木棒猛击后脑致死。处死后应先剥皮,后放血。剥皮时,一般可将一后肢倒挂于高处,用利刀从跗关节沿大腿内侧,通过肛门单向将兔皮挑开后,剥离毛皮,切断尾根,将毛皮向侧下方拉拖至两前肢,将前肢抽出至腕关节处切断,再剥头皮至眼或在头颈结合处切断皮张。兔皮剥下后,应仔细将上面附着的油脂块、淋巴和结缔组织去除。除油脂时应注意,要小心谨慎,不能伤及皮肤,造成“刀洞”。
  (九)适法晾晒与保存獭兔皮取下后应及时晾晒。晾晒时应沿腹中线剪开,毛面向钉板自然展开,四周用小钉固定。为防蝇、防蛀,可在肉面均匀抹一层细盐。獭兔皮在剪开、固定、晾晒和保存时应注意,一是不能偏离腹中线,以免导致“歪皮”;二是不能为了增大皮张面积而使劲硬拉,造成“撑板”,三是要固定好,以免造成毛边蜷缩发热掉毛,产生皱板皮而影响面积;四是严禁曝晒,以防止因油烧、干裂和渗油等现象的发生而使毛皮变质,甚至失去利用价值;五是应将毛皮毛面对毛面、肉面对肉面存放,并在皮张间放些防虫粉;六是应放于干燥通风处保存,并经常检查。
  三、獭兔毛皮品质的鉴定与商品标准
  (一)鉴定方法
  1、皮张面积的测量。用直尺量取颈中点至尾根的直线长度即为皮长,再量取腰间中部的宽度即为皮宽,皮长与皮宽相乘之积即为獭兔皮的面积。
  2、眼看。一般先看毛面,再看板面即肉面。毛面主要观察被毛的色泽、平整度、粗毛的比例以及有无杂色毛和大面积脱毛现象等,板面主要观察有无油痕、淤血、刀洞、蛀虫、霉烂以及皮板的厚度等。
  3、手抖。用手捏住尾部上下轻轻抖动毛皮,主要观察有无脱毛现象、被毛长度和平整度等。
  4、嘴吹。用嘴向毛面不同部位轻轻吹气,主要观察被毛密度和被毛长度等。
  5、手摸。用手触摸毛面,主要观察被毛回弹性、密度和有无脱毛现象等。
  (二)商品标准
  根据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制订的标准,目前暂分为三个等级,有时会因外商或国内獭兔加工厂需要的不同,稍有调整。
  1、甲级皮。全皮面积1111.11平方厘米以上,板质足壮,绒毛丰厚平顺,毛色纯正,色泽光润,无旋毛,无伤残。
  2、乙级皮。全皮面积1111.11平方厘米以上,或具甲级皮质量,面积在944.44平方厘米以上。板质良好,绒毛齐平,毛色纯正,色泽光润,无旋毛,或次要部位有轻度伤残,面积不超过7平方厘米。
  3、丙级皮。全皮面积1111.11平方厘米以上,或具甲、乙级皮质量,面积在777.78平方厘米以上,板质良好,绒毛空疏或短芒,毛绒欠平齐。次要部位带1~2处伤残,总面积不超过10平方厘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毛皮 品系 兔皮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