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提高狐产仔率主要技术措施


“我以前采用传统养蚕法养蚕,想多喂几张蚕,但由于劳动力不够,只好作罢。自从县蚕桑技术人员来村里进行技术培训,送给我们省力化蚕台等养蚕设备,搞起蚕桑规模养殖后,我每年养蚕的收入越来越多了……”7月7日,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红滩村养蚕专业户李胜勇面对笔者的采访,说起科学养蚕,有道不尽的感激之情。

武胜是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但传统的养蚕技术极大地束缚了蚕桑产业化进程,必须改传统养殖为现代化养殖,才能提高养蚕收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 近年来,武胜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农民增收,企业创汇的一大支柱产业培育。为调动广大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化的意见》和《关于启动蚕桑“千张村”和组建蚕业合作社的方案》等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的政策。同时实施了“白坪-飞龙千亩桑园”、“蚕桑特色千张村”等科技富民项目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栽桑养蚕,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性增长。今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56500亩,发种4万张,发种、产茧占全市蚕桑生产的一半。为提高蚕桑产业化率,该县启动28个蚕桑“千张村”建设,每个村建优质高产桑园400亩。大力推广省力化蚕台、方格簇养殖技术。目前,全县发展省力化蚕台350处,方格簇32.2万片,建小蚕共育室8个,组建蚕业合作社4个。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民推行自动上簇技术,提高蚕茧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全县农民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全年产茧3万担,农民茧款收入将达2000万元。

为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化进程,该县组织引进了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等单产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示范单产达到40公斤以上。重点对飞龙、白坪、沿口等15个蚕桑基地乡镇的4570亩成片桑园进行嫁接,改造四边桑67万株。在新学、华封、白坪、宝箴塞4个乡镇共育一步成园桑苗200亩,其它乡镇培育秋栽桑苗650余床,预计全年更新桑园8000余亩,新栽桑8000亩。

县农头企业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也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让养蚕农户分享产业二次利润。该集团公司通过二次让利方式,补助蚕桑基地养蚕户扩大蚕桑再生产规模资金已达170万元。并通过整活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四个环节,实现了产业链贯通,建立起利益共享的价格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直接面对农民,农民能够直接享受到龙头企业带来的好处,养蚕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姚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产业化 农民增收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