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对虾养成期的防病措施


    1.保持优良的池水水质。勤加水、勤换水;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和池内;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残饵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2.放养密度适宜。放养密度过大,则传播病原体的机会就多,容易发生流行病。且每个个体水体空间减少,而动物本身排泄物的浓度增加,因此,极易引起缺氧和污染水质,在放养时一定要防止养殖密度过大。

    3.保证饵料质优量适。营养不足或缺乏某种营养或饵料过量腐烂变质,都易使养殖对虾发生疾病。同时也会降低虾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在投喂天然饵料时,要根据养殖对虾的不同生活期选择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饵料,投喂时应注意定时定量,不要间断或过多投喂。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时,要特别注意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在养殖生产中,若要拉网搬运等操作,需注意尽量不要使虾体受伤。

    5.防止病原传播:发病虾池要注意与其他池塘隔离,而且发病虾池的池水不要排入其他虾池。在发病虾池中用过的工具必须用药物消毒后才能使用在其他虾池。病死的虾体要及时捞出深埋处理。

    6.做好日常观测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腐烂 传播 溶解氧 污染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