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花卉种子综合处理技术


一、种子清选:种子处理是实现花卉的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清选是为清除种子中的夹杂物,如鳞片、果皮、果柄、枝叶、碎片、瘪粒、病粒、土粒、其它种类的种子等,以便于播种的顺利进行。一般少量种子可用手选。种子量比较多时可用风选、筛选和水选。 
1、风选:适用于中小粒种子,利用风、簸箕或簸扬机净种。少量种子可用簸箕扬去杂物。 

2、筛选:用不同大小孔径的筛子,将大于小于种子的夹杂物除去,再用其它方法将与种子大小等同的杂物除去。筛选可以清除一部分小粒的杂质,还可以用不同筛孔的筛子把不同大小的种粒分级。由于种子的大小不同种子的发芽出苗能力不同,幼苗的生长势也不同。种子分级播种,即把大小一致的种子分别播种,可保证花卉的幼苗发芽出苗整齐,生长势一致,便于管理。实践证明,在同一来源的种子中,种子粒越大越重者,幼苗越健壮,苗木的素质越好。将同级的种子进行播种,出苗的速度整齐一致,苗木的生长发育均匀,分化现象少。不合格率降低,对生产的意义很大。分级工作通常与净种同时进行,亦可采用风选、筛选及粒选方法等进行。 

3、水选:一般使用于大而重的种子,如栎类、豆科植物的种子,利用水的浮力,使杂物及空瘪种子漂出,饱满的种子留于下面。水选一般用盐水或黄泥水。水的比重为1.1~1.25克/cm3,把漂浮在上面的瘪粒和杂质捞出。水选后可进行浸种。水选后不能曝晒,要荫干。水选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常用杀菌剂、杀虫剂、及杀菌与杀虫混剂处理等。其作用为: 
①防治系统性病害的传播流行; 
②预防烂种和秧苗枯萎病; 
③促进发芽; 
④预防贮藏性病害; 
⑤防治土传性病害等等。 
其目的在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促苗生长,缩短育苗期限,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物理消毒法:种子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法如日光曝晒、紫外光照射、温汤浸种等。日光曝晒仅适于哪些在日光曝晒下不易丧失发芽率的花卉种子。温汤浸种,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就有用热水浸种稻谷的记载。Baker(1947)也提出用温汤浸种法防治园艺植物猝倒病,Winter(1994)也提及此法防治小麦病害。温汤浸种一般水温为40~45℃左右,浸种1天。该方法适于黑松、侧柏、苦楝、油松、落叶松等。 

2、化学消毒法:为了防治种传病、虫害,化学消毒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用于花卉及林木浸种处理的化学药剂有:氰胍甲汞、醋酸甲氧乙汞、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多菌灵、福美双、硫酸亚铁、硫酸铜、退菌特等。药剂浸种可以处理花卉林木的种子、球茎及根系等,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有良好的效果,该法的优点是无粉尘、药剂与种子的接触面广药效好。其不足为,药剂的蒸气有毒,需要专门的防毒面具和专用设备。浸种后要把种子贮藏于密封的仓库或房间中24小时后才能播种,且浸种后需要干燥。 
⑴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①0.31%硫酸铜浸种46小时; 
②0.5%高锰酸钾浸种2小时; 
③0.5%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以上方法适于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及多数园林植物的种子处理。 
⑵甲醛浸种:0.15%甲醛,在播前1~2天浸种15分钟,取出种子密闭2小时,摊开荫干即可。注意甲醛对人有毒,使用时要注意防护。 
⑶药剂拌种: 

①甲基托布津(别名为甲基硫菌灵):50%或70%的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病害,如金盏菊、瓜叶菊、凤仙花、的白粉病;樱草灰霉病;兰花、万年青的炭疰病;鸡冠花褐斑病;百日草黑斑病等。注意:甲基托布津长期连续使用使用,病原菌会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可以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但不能与多菌灵轮换使用。拌种时可以用聚乙烯醇作粘着剂,用200倍液,用量为种子量的0.7%。 
②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可以用50%的乳油拌种,用种子量的0.1-0.15%。 

③五氯硝基苯混剂土壤施用或拌种:五氯硝基苯与敌克松按3:1的比例,在播种前施于土壤2~6g/m2,或敌克松用种子量的0.2~0.5%拌种,可防治立枯病(如松柏类,植物等)。 
④赛力散(过磷酸乙基汞)拌种:在播前20天进行,2g/kg种子,拌种后密封贮藏,20天后播种,有消毒和防护作用。适于针叶树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技术 种子 处理 拌种 休眠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