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关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的思考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农村,一方面收获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农村的土地、水体、空气、生态、文化、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的农耕文明受到了冲击,农村的肌体和根脉正在经受一场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洗礼。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乡村;而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大力治理农村“五大环境”,还农村干净、整洁、生态、乡韵、和谐之本来面貌,全面提升村建设水平。

  一、全面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当下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一大公害,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农村卫生环境,是村建设首当其冲的任务。一是要控制源头。对生活垃圾,要引导农民分类减量就地消化,借鉴华容县五星村“三池合一”的做法,确保垃圾不出户;对农业生产垃圾,要设置回收箱,强制回收农药瓶、塑料地膜等生产资料废弃物;对建筑垃圾,要定点堆放;对医疗垃圾,要回收处理。二要科学处理。无论是垃圾还是污水,都要因地制宜,科学处理。城镇周边村庄,要充分利用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集中处理的办法,彻底消除污染。偏远且居住分散的村庄,采取“四池净化”方式和建“沼气池”的办法,有效处理生活污水;采取焚烧和填埋的方式,就近处理生活垃圾。加快卫生厕所建设,兴建“化粪池”,有效处理人畜粪便。推广利用污水净化装置、中水循环系统设施和气化处理设备等新产品,加强对废纸、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垃圾处理产业化。三是创新机制。创村垃圾污水处理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实行市场化运作。长沙县在污水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采用BOT模式,每个乡镇都兴建了污水处理厂,确保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将城市环卫机制引入农村,加强村庄卫生保洁。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好人员、制度、职责、经费、装备,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管护机制,使农村人居卫生环境治理常态化。

  二、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省农村生态环境,总体而言,相当不错,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7.1%,到处山清水秀,郁郁葱葱。局部来看,还不太完美,突出表现在村庄绿化差异较大,大湘南地区,基本上都是“秃村”,村域内见不到花草树木;农民的庭院绿化刚刚起步,过度硬化现象比较突出,自然和谐度较差。一是保护自然生态。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力度,严禁乱砍滥伐,保护现有生态植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绿化荒山荒坡,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林业结构,发展果木经济林,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绿化村庄环境。在村庄道路、河道、沟渠、房屋两旁,栽树种草,培育生态景观带,提高村域绿化覆盖率。2012年,汝城县投资7000万元,开展“四旁”植树,农村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三是美化农家庭院。对分散居住的农户,要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美化庭院环境;对集中居住区,要规划建设绿化带和生态景观带,防止房前屋后过度硬化。通过生态美化建设,要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防护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

  三、有效改观农村民居环境。我省的农村民居建设差异性很大,环洞庭湖和长株潭地区,比较讲究,注重外观美;大湘南地区,基本上都是“裸房”,没有“穿衣戴帽”,外观度很差;大湘西地区,木质结构的民族建筑较多,大都较为陈旧;农村中也大量存在危房和空心房,治理任务很重。一是搞好规划设计。既要规划居住点,又要设计建筑图。对现有民居改造和新建民居,要结合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设计几套标准样房供农民选择,统一式样,统一风格,突出特色。在村庄居住点布局和民居设计上,要防止被城镇化,要凸显乡村特色,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切忌不城不乡,不土不洋,不伦不类。二是搞好危房改造。把改造的重点放在老少边穷地区,优先完成存量特困农民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农民住房安全。对农村中孤寡、残疾、“五保”农户的住房改造,主张和敬老院建设相结合,采取集中居住、统一安置的办法,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三是搞好风貌改造。实施农村民居风貌改造工程,对农房的屋面、墙面、门窗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整洁美观、富有民族区域特色和湖湘建筑特色。尤其是大湘南地区的“裸房”,要“穿衣戴帽”、“涂脂抹粉”,内外兼修,提升民居美观度。四是搞好“空心房”治理。现在农村中充斥着大量废弃闲置房和空心房,这些房子大都破烂不堪,不处理掉,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有碍观瞻。处理这一“顽疾”,要综合整治,既要运用法律武器,又要采取行政手段。从法律层面讲,就是严格控制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严禁“一户多宅”,坚决纠正建新不拆旧的乱象;从行政层面上说,就是要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采取经济补偿的办法,动员老百姓主动拆除违章建筑和废弃不用房。这方面,新田县和嘉禾县都有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绿化 林业 生活污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