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位于鄂西南武陵余脉的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一个普通的村名,包涵的是山里人对清水常有、沃野千里的美好向往。在过去的岁月里,三堰淌传唱着一首 歌谣:“三堰淌,山山荒。早上汤,中午糠,黄昏稀糊照月亮。夏天床上不见帐,冬天穿不上棉衣裳,有女不嫁三堰淌。”一首歌谣,说不尽的困苦,道不完的辛酸。

如今的三堰淌,平旷肥沃的农田、清澈透亮的饮水池、依山而建的中式小别墅……远远望去,筲箕淌新社区俨然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这里,随 便走进哪户人家,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山泉水,拧开沼气炉开关就能做出香喷喷的农家菜。电话、网络宽带、有线电视一应俱全,最了不得的是全村几乎 家家户户都买了小轿车,就连宝马、保时捷、奔驰这些只有大城市里才能看见的豪车也开进了深山沟。这里的农民上班开小车,回家住别墅,忙时种农田,闲时做运 动,山里人的生活充实且富裕,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好书记 赤子之心为家乡

农村要发展,离不开好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就是三堰淌村的主心骨。1977年春天,刘治富带上8 个村民和两箱炸药,在地理条件最为险恶的好汉坡下办起了煤矿。十多年的努力,他们硬是把一个靠人拉肩扛的小煤窑变成了机械化作业的新型煤矿,全村250 多名富余劳动力全部当上了矿工;1997 年,三堰淌村收购江陵县煤矿,实现了产业扩张,一举成为全省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村办煤矿,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在全省叫起来都响当当。2003 年,又在外创办的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为村级发展、基础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部分人的腰包先鼓起来了,可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村里有百万富翁,也有困无居所的穷人。刘治富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但同时又是个地道的老农民,也是 个忠诚的老党员,他的想法朴实却并不简单,对于困难乡亲,一定要帮,但要讲方法。一次两次的现金帮扶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他在心里策划着一件大事,他要把 整个三堰淌村的农民们带到市场经济中去,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2012 年春,通过集体决策,决定在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上拿出800 万元设立股份,配送给没在企业入股的农户。可是困难户没钱入股怎么办?企业帮着拿!不光担保贷款,利息也全包了。一年下来,拿到了分红的村民,头回尝到了 “钱能生钱”的甜头。

修公路、建社区、建广场、建水池、改造电网、架设电视光纤和程控电话电缆……自1996 年以来,刘治富带领下的村集体累计拿出1800 多万元建设家乡,改变三堰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去年3 月,三堰淌村在完成筲箕淌新社区的建设后,又出资480 万元开始了羊皮淌新社区的建设。如今,筲箕淌新社区里,改造平整过的机耕田里,油菜苗长势喜人,而羊皮淌小区的建设也完成了80%.62 岁的刘治富心里又描画着一张村建设的蓝图——再建一个三堰淌新社区,让大家都搬进小别墅,过上好日子。“把三堰淌的环境搞好了,我在这里度过余生,心里才舒服。”刘治富的初衷就这么简单。

好思路 内外共兴富家乡

淘到“乌金”的三堰淌成了松滋名副其实的首富村,可煤总有挖完的那一天。2003 年春天,村党支部、村委会审时度势做出决策:走出去,外面有更大的世界。这一年,揣着村民们融资入股的4000 万元,刘治富带着村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走进了武陵山更深处。在恩施、宜昌地区,他们独资兴办了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现在,两大煤矿都已成长为当地最大的资源型企业,每年产煤超过20 万吨,产值超过亿元,利润在3 千万元以上。

发展的路子走出来了,三堰淌人的信心更足了。他们又联合福建、巴东开发商组建了金富矿业公司,至此,全村企业达到7家。加上咸丰、巴东的煤矿,每年 可为村级经济增加千万元以上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村里还成立了煤炭开发营销协会,制定了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的长期规划,可确保村级年收入递增率达到20%以 上。

致富的路不止在外面,2005 年至2007 年,村里投入800 多万元创建了湖北三堰淌畜牧公司。目前,三堰淌已形成年出栏生猪2 万头以上的养殖规模,还捧回“松滋生猪养殖第一村”、“湖北生猪养殖示范点”几块金字招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羊皮 树木 营销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