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重庆合川:营造宜居环境绘就农村新画卷


   硬化后的公路宽阔整洁,新栽的行道树齐整葱茏,幢幢“别墅”、“花园洋房”质量可靠、造型美观,座座崭新的社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村建设的美景遍布合川各大街镇。近年来,合川紧抓统筹城乡试验契机,通过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农民营造宜居环境,整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郎镇:整村规划先行 提升农居品质

  按照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二郎镇从2009年开始在农村大力宣传引导推广巴渝新居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工作中,二郎镇遵循“整村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规划成果进行打捆项目实施,逐步改造整村生产生活面貌,为集中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奠定基础。按照农村居民居住社区化、集中化的指导思想,集中打造新型社区。确保规划风貌统一,既能达到危旧房改造的目的,并解决危旧房农户的住用安全,又能保证农村居民入住适用性。

  迄今,二郎镇已经实施了兴坝村兴隆坝新型农村社区、杉林村农民新村、宝珠村新型农村双槽门社区三大巴渝新居集居点建设,完成农户入住161户,累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70户,其中C级危房110户、D级危房60户。

  龙市镇:统一建筑风貌 打造宜居美景

  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创建卫生镇,龙市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干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龙市镇将合武路和涞龙路沿线景观干线的农村危旧房,全部按照巴渝新居风貌和川东民居特色进行改造。对农户房屋改造的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达到除险加固、整体美观相结合的目的。项目完工后,镇政府根据施工效果图,按照建筑技术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验,再报区建委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群众使用,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2012年,龙市镇共完成151户D级危房排危、40户C级危房排危改建以及32户农房的风貌改造,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目标任务。

  兴隆镇:依托大型社区 带动环境蝶变

  兴隆镇主要规划建设的农民新村――广福村石佛村新型社区占地20多亩。其一期4栋40套住宅主体已完工,进入室外装修阶段。根据规划,该社区配套完善道路、水、电等基层设施,以及村级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篮球场地、绿化用地等公益设施。社区辐射周边广福、滴水、永兴、峨眉等村及太和镇部分村社,受益群众达1.2万人。玉河村玉河店新型社区、佛珠村二郎庙新型社区也正在规划过程中。

  目前,兴隆镇巴渝新居建设已取得较好成效。兴隆镇结合广福村石佛村新型社区建设将巴渝新居融入到村建设中,带动周边居民参与巴渝新居改造。截至目前,全镇巴渝新居共改造66户,正在改造20户,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钱塘镇:建设新型社区 消除危房隐患

  大柱、凤寺两个新型农村社区是钱塘镇首批实施的村建设项目。两社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备,农民新居设计科学,外型美观,格调高雅。大柱社区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144户农民入住新居。二期168户新居的主体工程现已完成;凤寺社区占地30亩,共分4个村民集中聚居点,修建住宅2万平方米,安置农户210户,现已投入使用。

  2012年,钱塘镇又启动了三元、高石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元社区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可解决农民居住104户;高石新型农村社区占地31亩,规划建筑面积30700平方米,可解决农民居住310户。两个新型社区预计2014年全部竣工投用。

  此外,钱塘镇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自2010年启动以来共实施562户,全镇60%的危房隐患得到消除。

  太和镇:建好新型社区 构建幸福家园

  太和镇是合川区内建成规模最大的城镇,城镇化率56%。结合合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太和镇计划建设3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8个示范社区、25个一般社区。8个示范社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先期启动2个示范社区,即报恩村和亭子村新型农村社区。其中,报恩村社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42.2亩,规划总户数440户,总建筑面积约42500平方米;亭子村社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4.65亩,规划总户数500户,总建筑面积约59000平方米。

  在危旧房改造方面,太和镇努力做到危旧房改造与扶贫济困相结合、与危岩滑坡搬迁相结合、与宅基地复垦相结合“三个结合”。2012年,太和镇落实D级危旧房改造20户、C级危旧房改造32户,开展巴渝新居建设100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人居环境 社会效益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