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费县:打造特色新农村掀起“最炫文明风”


  费县薛庄镇“乡村文明行动”侧记

  费县薛庄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乡村文明行动”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山水薛庄,沂蒙歌乡”的总体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村,在全镇掀起阵阵“最炫文明风”。

  环境整治“穿新装”。建立“三位一体”制度,即“一日一观摩、一点一评析、一天一反思”,通过“观、评、思”激发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实行“三包”制度,即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党员包住户和卫生片、住户包自家门前,层层落实责任;健全管护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保洁工人15名,各村配备至少2人的专职保洁人员,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突出工作重点,集中整治镇驻地环境、垛南路和文泗路及薛庄河路域水域环境、重点打造文泗路两侧8个示范村居。截至目前,共投资200多万元,在垛南路两侧、文泗路薛庄段栽植各类苗木16万余株,粉刷墙面3.9万m2,新安装路灯36盏,清除“五堆”620处,美化了生活环境,打造了2条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绿色生态长廊,为薛庄镇“穿上新装”,面貌焕然一新。

  康居工程“换旧颜”。开展“最美村居、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打造康居、乐居工程。在全镇开展以“五好”(生产方式好、生活水平好、居住环境好、村级班子好、人文民风好)和“五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标准的“最美村居”评选活动,在全镇所有农村家庭中开展以“四美”(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庭院设计协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和“四进”(文明生活进家、家庭美德进家、科技文化进家、节能减排进家)为标准的“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促进乡村道德和平安村庄建设,培育健康向上的村风民俗,实现乡村文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扩大“乡村文明行动”综合效果和整体效果。

  文化惠民暖人心。实施“文化兴镇”战略构想,打造“沂蒙歌乡”文化品牌,举办薛庄镇第一届乡土文艺人才选拔赛,组织全镇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78名“土秀才”参赛,以唱《沂蒙山小调》、《五星红旗》、《我的家乡沂蒙山》等红色歌曲为主,弘扬沂蒙精神,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在清明节、“七?一”期间组织镇直机关干部及各村“两委”成员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齐唱红歌等活动2次,到蒙阴县孟良崮红色教育基地、沂南县马牧池乡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及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强党性,喜迎党的十八大”红色主题教育活动1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深化党性意识;在全镇3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党建书屋,购置了4000余册书报刊物杂志,突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村干部文化素养;开通飞信群,开辟薛庄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空中课堂”,用飞信定期为党员干部发信息、上党课、提供咨询服务;结合薛庄镇“六库建设”,对全镇在文化、文艺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了薛庄镇乡村文艺人才数据库,加强沟通联系,实行动态管理;组织成立了1支农民舞蹈队,定期到镇世纪广场演出,为群众奉上文化大餐,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宣传报道树新风。大力宣传薛庄镇好人好事,引导全镇舆论宣传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结合建国前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补助发放、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大正面影响力;结合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将领导干部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报并在全镇推广;树立好人好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在县、市级媒体积极宣传20多年义务为敬老院孤寡老人理发的张健爱与薛庄镇中学8名女生照顾身有残疾的韩宝梅同学生活学习的感人事迹,在全镇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总体 认真贯彻落实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