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新农村:“四个荷塘”突显新农村新面貌


    “荷塘”地如其名,山清水秀好风光。作为景德镇地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之一和十个游击乡之一的昌江区荷塘乡有着不寻常的一段历史。正如人们概括的那样:“三十年代血泪斑,六十年代南泥湾,九十年代奔小康,新世纪建设和谐发展新荷塘”。这个“新”内容丰富,即文化荷塘、生态荷塘、宜居荷塘、幸福荷塘。

    荷塘乡人文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该乡境内保留古民居、古驿道、古桥、古碉、古矿、千年银杏等古迹。荷塘依托红色历史和山水风光着力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荷塘积极筹建“荷塘红色记忆展馆”和“王震同志旧居”,集中展示荷塘革命斗争史和创业史,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乡着力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竹编工艺”进行保护与展示,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外地游客来到荷塘的另一重要原因。荷塘乡生态优势明显,拥有林地8万余亩,林木蓄积量近2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100万根,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是我市有名的天然氧吧,素有“小庐山”之美誉,为市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近几年来,荷塘乡不断招商引资,结合当地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外地竹编工艺品企业,不仅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更为该乡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在荷塘,“先生产、后生活、先基层、后机关”和“自己动手、少花钱、多办事”的老传统依旧保持着,这就不难理解《人民日报》在1965年7月11日发表社论赞扬荷塘的农田文化和荷塘精神。荷塘的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仍旧保持良好,童坊、金龙山、荷塘坞、山门、庄前、上村等一批美丽村庄逐渐成为“乡村游”的亮点。同时该乡交通、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图书馆、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等服务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除此之外,荷塘深入开展的平安创建工作,实现全乡社会政治稳定,公众满意率和安全感全面上升,宜居荷塘真正让生活在此的人安居乐业。

    荷塘全乡共有2589人办理了社保,占全乡总人口的50%以上,其中830余人享受了社保金。该乡社会保障和救助扶持机制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荷塘真正得到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幸福荷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林木 蓄积量 林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