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修筑通村路 服务新农村 桐柏“老区老路”换新颜


  “十一五”期间,桐柏县委、县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提高等级、完善路网、服务“三农”、发展经济为重点,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作为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强力实施“出门不踩泥”、“过河不脱鞋”、“乘车不做难”等民生工程,累计投资3.94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068公里、农村公路桥梁9920延米,新建乡镇客运站14座、村庄招呼站63个,开通通村客运班线183条,日发班次366班,16个乡镇全部通上二级路、216个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油)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8%,使革命老区桐柏的“老区老路”换了新颜。
  
  筑路,走路不踩泥
  
  桐柏县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大会战,一年一大步,年年有提高:投资2.2亿元,升级改造县乡道308.7公里,与干线公路有效对接;投资7767万元,修建村村通公路517.8公里,超计划35.2公里,在南阳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投资3341.7万元,建设村道联网路、入户路和村道路241.5公里,和主干道连线成网。目前,全县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线,以通村公路为余脉的区域公路网络,让群众实现了“出门不踩泥”目标。
  
  架桥,过河不脱鞋
  
  针对桐柏地处山区、河流纵横、群众居住公散、冬春季过河难的实际,大力实施危桥改造和便民桥工程:投资4737万元,新建和改建县乡道桥梁22座1815延米,缓解了有路无桥、宽路窄桥、好路险桥矛盾;投资400万元,在16个乡镇主要河流渡口处,修建水泥漫水桥、钢管桥、预制板桥、木板桥、沙袋桥317座8105延米,让群众实现了“过河不脱鞋”目标,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脱鞋过河的历史。
  
  通车,出行不作难
  
  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投资1259万元,开工建设淮北客运站(县站二级),与宁西铁路实现公铁联运;投资241.5万元,新建14座乡镇客运站、63个村庄招呼站,辐射乡村;招标96台中高档客车,开通通村班线183条,日发班次366班,以行政村通客运站为节点,以村庄招呼站为支点,辐射农村的客运网络,让群众实现了“乘车不作难”目标,群众自编了“公路修到村里头,班车开到家门口,产品卖到外地去,钞票装进咱兜里”的顺口溜,难掩喜悦之情。
  
  随着农村公路建成里程的不断增加,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显得日益重要。桐柏县委、县政府、人大及交通运输及农路部门,审时度势,以《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为依据,适时把公路建设理念由“要想富,先修路”转向“想更富,管好路”方面,搞改革,抓督查,强管理,重养护,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综合效益,为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每条农村公路都真正成为老区人民的致富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0-08/10464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