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子长县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扮靓新农村


  走进子长县余家坪乡崖头村,整洁干净的农户院落,清洁优美的村庄环境,都让人耳目一新。"村里的路巷一日两清扫,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情也舒畅多了。"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王有祥格外高兴。像崖头村一样,子长县358个村,村村都有一套自己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村建设开展以来,子长县一个个优美的新村拔地而起。走上平坦路,喝上健康水,用上卫生厕,宁静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沼气池,盖起新房屋,搞上新产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农村一些长期形成的不讲卫生的陋习并未因一个个新村的建成而彻底消除,一些刚刚建成的新村时间不长就出现了"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景象:宽敞的村组水泥路上垃圾随处可见,新建的垃圾池内垃圾四溢无人清理,村边小河的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等杂物……为了切实改变村建设过程中"整治变样子、过后老样子"的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群众人居幸福指数,该县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水平,以根治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卫清扫保洁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率,实现农村垃圾统一清扫保洁、集中处理,着力打造"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配备专职保洁员历来是城市才有的事,如今在农村也有了专职的保洁员,这在子长已不是新鲜事。该县以自然村为单位,按100户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置农村保洁员,负责村庄内主要道路、花坛绿地保洁、公厕保洁及垃圾清运。按照每50户放1只垃圾桶或建1座垃圾房的标准,在村庄配足、配齐封闭式垃圾桶和垃圾房,满足群众需求。县爱卫办每年为农村卫生保洁员统一配发环卫服装,并按每岗一辆的标准配置保洁三轮车。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经费采取县财政补助、乡镇和村上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其中公路沿线村庄的120名保洁员每人每月600元的工资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各村建立健全了农村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制度,明确保洁员工作职责及垃圾清运、村庄保洁的具体要求,切实增强环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洁员在打扫卫生的同时,还担当义务卫生宣传员的工作,走家串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规章制度,逐渐改变人们乱丢、乱倒垃圾的观念和习惯。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也是一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惠民工程。该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围绕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形成合力。县上专门成立了由爱卫办牵头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考核监督办公室,以村为单位,根据村内及周边环境卫生、公路沿线环境卫生、环卫基础设施保洁管理、公厕保洁与管理、其他(出勤、着装、参加培训及其他活动情况)五项内容,按月对农村保洁员队伍进行检查考核,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督查,做到严格兑现奖惩。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双创办、爱卫办督导各乡镇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的落实情况,组织各相关部门及时对各乡镇、村保洁及垃圾清运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县城管局开展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业务指导,县财政局负责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专项资金拨付,县卫生局、县文明办加大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县环保局开展镇村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同时,督促各村因地制宜制定《村庄卫生公约》、《门前屋后三包管理制度》、《清洁户评选制度》等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全县形成了"人人行动、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   

  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实践中,子长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受到了教育。正是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让他们的生活更和美舒坦、创业更有劲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处理 农民群众 建立健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