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黔江打造百里康居农房 武陵山区最美乡村带


       “小青瓦、坡屋顶、白色墻体、雕花窗、朱红色门窗……”黔江区濯水镇三门、柏杨等居委改造农房成了村里的时尚事,农民们住进改造后的房屋就像城里人住的别墅一样。前不久,市委副书记张轩称赞,黔江区“五在五心”工程是村建设过程中新的探索、新的尝试。只要得民心,这项工作的大方向就是正确的,一定要坚定信心,扎扎实实地推进。

      在黔江区,有1481户居民住上了“小别墅”,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崭新村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年初,区委、区政府结合土家民居特点与习惯,确定以统筹城乡生态家园示范带建设为重点,启动小南海至阿蓬江沿线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家园示范带建设,选择了城东街道杉木居委、城西街道册山居委、城南街道沙坝居委、冯家街道渔滩居委、濯水镇濯水居委、三门居委、柏杨居委、阿蓬江镇高碛居委、沙坝乡十字村、舟白街道县坝居委等8街道、镇乡10个村(居)作为“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村(点)。

      据介绍,黔江区把建设“五在五心”工程与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精神、第二批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分片打造,以奖代补、滚动发展”的思路,以国道319沿线和阿蓬江两岸为重点,突出土家族民居特色,每年实施1500—2000户“康居农房”风貌改造,用3-5年的时间,把国道319沿线和阿蓬江流域两岸打造成为百里“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带、武陵山区最美乡村带。

     同时,在康居农房改造过程中,区政府出台了“五在五心”工程建设竞建机制和动态管理办法,按“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图纸、统一补助标准、统一验收标准”全面实施“康居农房”改造。目前,全区8个街道、镇乡10个示范村(居)共有1876户农户主动递交了农房改造申请,已启动建设1481户,7月初兑现了第一批560户“康居农房”改造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共计842.55万元。

      记者了解到,“康居农房”建设带动了水、电、路、沼气、院坝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建设村道路30公里,硬化入户联网路5.2公里,硬化院坝2万平方米,建沼气池1073口,逐步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已发展年出栏100头的生猪养殖大户287户,新栽植蚕桑10000亩、猕猴桃2000亩、枇杷1060亩、花木园300亩、黄花110亩,改造嫁接柑橘840亩,完成绿化新造林2763亩,发展特色水产50亩。各示范点已基本成形,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大户 蚕桑 沼气 杉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