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从小渔村到全国“十佳小康村”


建设村:让村民享受到幸福安康

  如果说发展工业让福保摆脱了贫困,发展文化旅游业使福保变得富足,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村则让福保人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当然,福保的成功对当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村无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福保村对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娱乐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先后投巨资完成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分三期建起了规范新颖的3层别墅式楼房,改造道路、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观。

  安居的同时福保没有忘记让村民乐业,目前为止,福保村92%的劳动力均安排在村属企业中工作,同时还关注社会就业和弱势群体,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安排了153个残疾人在村企业工作。

  为了让村民的子女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福保村党委决定,配合各级整合教育资源,引进昆明第九中学落户福保,为福保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村里还制定了学习激励制度,每年对考上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分别给予奖励,从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福保村开办了多期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函授中专班、农函大电脑学习班。福保村还对全村青年进行学历和职业培训;选送村办企业的厂长、经理到全国知名学校学习培训,培训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为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解决村民“老有所养”的问题,福保村常年对该村年满5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大米、猪肉、鸡蛋等食品的生活补助。同时在年终分配时对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额外增加分配额度,在“七.一”建党节期间对老党员发放节日补助慰问金;制定并提高完善了村民医疗福利,将合作医疗的补助比例、报销金额翻了一番。同时把村卫生所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07年,全村村民凡在村合作医疗服务站就诊的医疗费给予50%的补助,真正体现了全体村民小病不出村、看病有补助的惠民福利。

  通过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优秀党员、优秀青年、昆明市文明市民等创评活动,培养了村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成立了老年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和职工之家等组织,组建了福保文化艺术团和女子龙灯队,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