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石漠化村庄60年巨变:家有金银花 不愁没钱花


    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一个石漠化严重的小山村,因不经意种下的金银花而脱胎换骨;有关花的故事,每天都在村里上演,有关发展的传奇,每天都在发生。

  姻缘

  说起与妻子伍成惠的婚姻,50岁的高武华顺手一指:“媒人就是它!”记者顺目望去,石旮旯上盘着一簇手臂粗的金银花藤。

  上世纪60年代末,高武华的父亲高文科与伍成惠的父亲柏帮金无心插下的两株金银花,让当时处于生存绝境的大水井村,看到了逢生的希望,也成就了高、伍两人的婚姻。

  7月22日中午,高武华带着记者穿越层层藤蔓,找到那株父辈不经意间移栽的金银花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媒人”,枝蔓交错,覆盖着20多平方米的石旮旯。

  高武华说,40多年前的一天,父亲高文科与同村的柏帮金不经意间发现荆棘丛中,一株金银花枝叶繁茂,惹人喜爱,两人如获宝贝,小心翼翼地带回家移栽,高家一株、柏家一株。

  第二年,在石缝中存活下来的金银花产生吹糠见米的效益:“干花送到供销社去,人家开口就给5角一斤,当年即收入200多元,老人家喜得眼睛都立起来了。”高武华回忆。

  当时,一斤猪肉才卖6角多,一斤干金银花竟然可换得一斤肉,这件事立即在村里引起极大震动,全村人从此都效仿高、柏两家,上山寻找野生花株移植,金银花的星星之火,在大水井村渐渐形成燎原之势。

  随着金银花的种植面积的扩大,高、柏两家成为村里少有的能吃上包谷拌白米饭的人家。两家交往愈加频繁,高文科与柏帮金商量,订为儿女亲家。1979年,高武华与柏家长女伍成惠奉父母之命,结成夫妻,两家家长各送金银花20株,作为新家庭起步的资本。

  如今,已成婚30年的高武华与伍成惠恩爱如同以往,当年双方家长所送的40株金银花,历经30年的培育,已经发展到数百株,覆盖面积10多亩。凭卖花所得,高武华将6名子女抚养成人,大女儿高兴燕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医院的麻醉师。“没有上辈人的辛苦栽花,就没有今天全家的好日子。”靠侍弄金银花,高武华年纯收入4万元以上。

  就在记者采访的上个星期,高武华还自费去湖南旅游了一圈,从长沙到韶山到常德到张家界再到凤凰,走遍了大半个潇湘。他说,以后还要去北京、上海,带着老伴去看看花外的世界。现在,高武华最大的心事是,在村里相个中意的媳妇,让这段金银花牵线的姻缘,得以延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移栽 石漠化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