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春城”爱国卫生工作花团锦簇



昆明全民参与共同创卫

  廖晓珊副市长在2008年4月25日召开的全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入春以来,我市气温偏高,许多区域堆积的垃圾、淤塞的河道没有得到及时彻底清理整治,成为蝇蚊孳生地。从监测数据和群众投诉来看,城区局部地区存在蝇蚊密度超标情况,广大农村也普遍存在蝇蚊密度较大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城乡生活环境质量,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仇和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迅速动员部署,城乡联动,大范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记者了解到,全市爱卫工作会召开后,我市各级爱卫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掀起以除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热潮。记者还了解到,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下,我市爱国卫生运动已形成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成绩,每年春秋两季除四害和爱国卫生月已成为爱卫亮点。

  全民齐参与 共创卫生城

  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一主题展开。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黑板报、宣传栏、布标、广告牌等大众传媒和人行天桥、临街空白墙面、建筑工地围墙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进行了广泛宣传,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竟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市民创卫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营造了"全民齐参与,人人讲卫生,共创卫生城"的良好氛围,全面掀起爱国卫生新高潮。4月12日全市各级爱卫会、卫生部门统一在各县(市)区人流量大的广场、人口密集地段等地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健康咨询、义诊等方式组织进行了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据统计,爱卫月活动期间全市共出动人员7.3万余人(次)参加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2万余份,设置宣传展板1500余块,悬挂宣传标语1000余条。

  47万人参加爱卫月活动 城乡卫生大变样

  各县(市)区、单位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迎接第七届残运会,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改变一些地区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为市民提供"街道清洁,环境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盘龙、五华、官渡、西山四区根据各区情况重点清理整治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居民小区和窗口单位的环境卫生。四个主城区、三个开发(度假)区、东川区、呈贡县还统一在4月20日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了一次全市性的义务大扫除活动。各县(市)区除大力整治城镇卫生外,还围绕社会主义村建设,加强了农村卫生整治工作,清除"五堆",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特别是对残运会场馆周边的村组,采取不间断持续打药消杀,有效地控制了四害孳生和危害,保证了残运会的顺利举办。据统计,爱卫月期间全市共有47万余人(次)参加各种爱国卫生活动,出动车辆1.2万台(次),清理臭水沟260000余米,清除占道经营3500余处,清理小广告18万张、卫生死角1000余处。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实现"零"的突破

  2007年7月,石林县城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成为全国第二个、西南地区第一个荣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昆明市第一个"国家卫生县城"。石林县从2001年开始,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加强领导,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创卫活动。通过六年多来的不懈努力,石林县创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得到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石林县的创卫工作,为全市创卫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树立了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典型和榜样。同时,2007年全市各区(县)又有13个乡(镇)、村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村工作通过市级检查验收。

  昆明市2007年爱国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爱卫会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爱国卫生工作“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基本方针,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昆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要求抓落实。在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同时,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卫会委员部门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我市爱卫、创卫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理 杀虫剂 处理 办公室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