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表示,我国旱地面积10亿多亩,占总耕地面积一半左右,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因素。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大有可为且不得不为。年降水200-6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南方的丘陵山区、耕地资源比较充足、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自然降雨较少、灌溉条件缺乏、旱作农业多为产量不稳定、无灾丰收,有灾颗粒无收,土地没有发挥应有的生产潜力。全国粮食生产的差距在旱区、增产的潜力也在旱区、发展优质农业的重点也在旱区。所以,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挖掘旱作农业潜力,创新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在当下大有可为,更是不能不为。
芭田股份总农艺师段继贤
芭田股份总农艺师段继贤表示,在自然降雨量供给稳定下,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重在节水;旱作区重在保水、用水、挤水。在水资源紧张匮乏的旱作区,肥料的利用与施肥技术问题更为凸显,对肥料及施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甘、陕、宁、青和蒙等省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但该技术要求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都处于全地膜覆盖的状态,这样,后期追肥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行,为作物优质高产提出了挑战。而采用芭田股份创新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实现了肥液中养分高效利用,能在整个生长期为作物提供养分,实现了肥料与施肥技术的高效配伍。
另外,芭田股份研发的纳米增效技术、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技术、稳定长效型缓控释肥料等等,都是芭田股份聘请国内外专家与企业科研团队联合研发攻关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的科学结合,让作物吃饱又吃得好。
解密芭田股份:“肥料+方法+设施”
段继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芭田股份创立的“肥料+方法+设施”——三位一体协同增效旱作农业节水新模式,不止是一套方法,还是一个产业链。芭田股份率先把互联网、物联网、灌溉设施、产品融合发展,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建有“农财宝农业定制站”,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测土测叶等服务收集当地土壤养分、日照、水分、温度、湿度等农业生产数据上传云平台数据库。“农财宝农业定制站”根据平台大数据作物类别,因地制宜地科学配制私家肥、液体肥,结合水肥一体化设施在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周期,定时定量、按需施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8-15/327540.html